赞赞,很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赞赞,很赞

王苑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成武路幼儿园266101

“赞赞,赞赞!”我不停地呼唤她来我身边,可她充耳不闻,低头不停地拨动手上的玩具,在教室里转来转去。我有点生气地拉她坐下来,并提高音量再次叫她的名字,她眼神游离,微微张着小嘴巴,像是在寻找什么,又像在思考什么。也许赞赞是真的在思考。记得一次区域活动,她把很长的一串塑料玩具串成了项链,得意洋洋地戴在脖子上。另外一串被制成了手链,歪歪扭扭地系在手上,赞赞的嘴里碎碎念,眼睛专注地盯着自己的“大作”,像一个要施展魔术的小精灵。难有的从赞赞眼中看到的专注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我。“你做的项链和手链真漂亮!”我摸着赞赞的小脸蛋,眼睛笑成月牙儿……“老师,我这串项链是有规律的,手链是没有规律的。”她完整流利的回答让我错愕,没等我回应,她低头仔细数着胸前的项链,呢喃道:“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共五个正方形、五个圆形。”“赞赞,你可真棒!”我把她揽在怀里。突然的拥抱让她感到很意外,身体缩了缩,但是脸上挂着笑。

曾经的她把毛绒兔子扔到冰箱里。当同伴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她很淡定地来了一句:“这是只假兔子。”曾经的她在我组织的音乐游戏《大花猫和小老鼠》中,全场一个表情,丝毫没有热情,指着我说:“你是老师,不是老猫。”太过理性的她让我感觉她并不像一个三岁半的孩子。独处、碎碎念,少有表情,听不懂指令,眼神游离,这是赞赞给我的印象。我为她超于同龄人对数字、图形的敏感度而欣喜却又为其社会性发展担忧。这次区域游戏让我有了着手点,从赞赞的兴趣入手,我陪她玩完了所有益智区、结构区的玩具,并请她成为小老师带领不会游戏的同伴。请她帮我点数每日出勤,请她统计今日穿黑色鞋子的幼儿、扎两个辫子的幼儿人数等等,用数学游戏的方式吸引她。渐渐地我发现了赞赞的脸上有了神采奕奕的微笑,她似乎每天都期盼着我和她的同伴们玩数字游戏。慢慢地我还用伸手指、拍手、跺脚、拍肩等多种肢体语言,请她调动多种感官,看、听、写来学习数字,感知节奏。

根据影响经验迁移速度的条件,我发现之所以赞赞不能较快听懂我的指令并将注意力迁移到我身上,除了自身能动性以外与新制定的新鲜度及刺激程度有关。于是我告诉大家,当我数到“10”的时候大家都要到我身边来。当我开始数数的时候,赞赞开始变得手忙脚乱,显然她是想继续游戏的,但是对数字的敏感让她知道即使继续时间也不会太久。当我数到“9”的时候,赞赞像小鸟一样扑入我怀中,这次她没有迟到。后来我慢慢缩短时间,10个数,5个数,到最后的3个数,赞赞再也没有迟到。后来我试图让赞赞帮我核对口杯、毛巾数量,计算孩子带来的物品数量,并且安排她帮忙提醒出现小失误的孩子更正。赞赞的语言发展在帮老师“干活”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还交到一个总是忘记放杯子的男孩儿做朋友。终于赞赞制造的项链挂在了同伴的脖子上,我看到了两张欣喜的脸。“我来告诉你项链的规律吧!”赞赞变得迫不及待,成功是快乐的,分享也是。真好,我的孩子在游戏中有如此幸福的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真理。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值得用心雕琢。就像赞赞一样,慢慢地真的变得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