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潘丽娥

潘丽娥(吉林省永吉县医院骨外科1322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将我科自2009年~2013年对19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包括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位指导、病情观察、伤口引流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论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出院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191-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在迅速发展,老年人的增多伴随着老年性疾病日趋上升,在这些疾病中老年人髋部疾病临床多见,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类风湿性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目前针对该疾病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该手术疗程短、疗效显著,是骨科手术中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局部及全身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有低血压、感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1]。因此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科自2009年~2013年对19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术后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后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搜集2009年~2013年我院骨科收治的198例老年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置换术,手术原因:股骨颈骨折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5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男125例,女73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72岁。

2术后护理

2.1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倾听其主诉,评估患者不舒适的程度和心理问题,从实际出发,尽量满足病人所需,同情并耐心地和患者交流,对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给予理解,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向患者请解术后疾病恢复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同时教会患者减轻疼痛和不适的方法。对于那些害怕疼痛,锻炼强度不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给予鼓励,正确引导,最主要的是要亲自协助患者锻炼,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鼓励病友之间的交流,让已经病愈的患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其他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2]。总之,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患者术后康复的整个过程,针对患者不同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顺利度过康复期。

2.2体位指导

术后应抬高患肢,两腿间夹软枕避免患肢内收,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体位或患足穿“丁”字鞋。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体位的重要性,及不正确体位可造成髋关节脱位的严重后果,致使手术失败。

2.3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意识变化、面色,持续心电监护,动态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脉搏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术区渗血、肿胀、疼痛情况及患肢末梢皮肢温度、感觉、血液循环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4伤口引流护理

保持引流管固定良好、通畅,引流器低于患肢,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脱出,密切观察引流的颜色、性状和引流量,认真记录,做好交班,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患者采用普通引流38人,负压引流160人,均引流通畅,平均2.5天拔除引流管。

2.5疼痛护理

术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疼痛情况,观察疼痛反应。最初指导患者通过松弛术、引导想象、分散注意力、音乐疗法等减轻疼痛。必要时应用镇痛泵,采取药物止痛。

2.6并发症护理

2.6.1感染

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降低感染率。观察刀口渗血情况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发热现象,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大小便,防止污染敷料。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教会患者有效咳嗽,以防肺内感染。鼓励患者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以促进代谢,防止尿路感染。

2.6.2低血压

术后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液体量,并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多吃富含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多喝汤,多饮水,促进机体循环,还可以选择性的使用一些食疗药膳。

2.6.3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其诱发的肺栓塞是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加强病情的观察,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如皮温、颜色、感觉等。观察患肢小腿有无疼痛及压痛,小腿及踝部是否出现肿胀,患肢静脉压有无成倍增加,Homans征是否为阳性等,以判断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患肢感觉末恢复时,可行逆肢体方向被动按摩,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术后患肢恢复感觉后,应尽早进行患肢远端的主动活动,如趾屈背伸运动、足踝环转运动、小腿肌肉的等长练习等,有调动踝泵和小腿肌肉泵的功效,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药物抗凝,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可预防血小板聚集,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2.6.4压疮

老年患者自身循环差,术后需使用气垫床,建立翻身卡,及时协助患者翻身,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尤其是骶尾部及骨隆突部位,保持床铺平整、干燥,保持皮肤清洁。

2.6.5髋关节脱位

脱位的原因是极度内旋、内收和过度屈曲、伸直。术后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于两膝间垫软枕或梯形枕,穿“丁”字鞋固定,保持患肢外展15°~25°的中立位。翻身时取健侧卧位,两腿间夹软枕,协助翻身者一手托患者臀部,一手托膝带软枕,将患者身体同时转向健侧,使患者髋部始终保持外展位。取送便器时,指导患者利用肘部或床上吊环挺起上身抬高臀部,一人从健侧取送便器避免推、拉动作,另一人保护髋关节,避免外旋和内收动作。

3出院指导

饮食上多吃蔬菜水果和高蛋白质、高钙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禁烟限酒。活动锻炼要适量、循序渐进,注意安全,防止脱位。注意术后6周内不交叉双腿,不侧卧于术侧,不坐低沙发和矮椅子,屈髋不能超过90°,不坐椅子上拾地上东西,不床上屈膝及盘腿坐,不参加大运动量活动,如爬山、走山坡路等,所有活动都要注意避免大腿过度屈曲和内收。

4结果

通过对198例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积极的预防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现我院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已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5小结

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完善周密的术后指导是老年全髋置换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正确及时施行各项护理措施,重视术后活动指导,严格执行髋关节活动范围,特别强调早期活动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组病例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飞燕,彭文丽,陈静金,等.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6):813-814.

[2]临床护理实践指南[M].2011版.北京:石虹,20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