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激趣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初中物理激趣教学之我见

陈明兰

陈明兰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教师如果掌握了这种技巧、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让学生在轻、欢愉的气氛中学习,让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从而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优化课堂设计,在课堂上把握并应用一些独特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呢?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妥善的处理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更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的应用。笔者就自己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做了如下整理。

一、利用教学机智,巧妙设计物理情景

作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来创设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这里如果按照课本的设计去讲,大多数的学生都不能够正确理解。如果碰巧上前节课是体育课,学生们刚打完篮球回来,就接着上物理课,其效果可能会更差。于是笔者就把班上的几位爱打篮球的学生组成了两个篮球队作为主角,然后引导学生们假想了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同时,笔者作解说,现在轮到张某发球了,只见他手轻轻地一抛,球就飞出去了这时对方的李某快步插上来……随着笔者解说的深入学生们也加进来了。这时再引导学生们进行分析,因为力的作用,所以球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由快变慢,由慢变快,方向也发生了改变。从而也就理解了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讲“力的作用效果之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时,笔者拿出某某玩剩的橡皮泥摊在手上对着吹了一口气说“变成圆形”,学生们立刻就笑了,告诉我“你又不是孙悟空,变不出来的,要用力捏才行”。乘此机会笔者再加以讲解举例分析,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这样做,既巧妙地处理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规,又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信息传递变得轻松愉快。

二、善于利用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善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如:在新课教学中讲到“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我提出问题: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晒等,这时引导学生面对许多办法,自然就容易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又如,在讲“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时,我提出:我的手很冰,怎样可以使我的手变暖和?于是学生们又会想出许多办法,如烤火、双手来回搓、用热水袋、对着手哈气、放在阳光下晒、找学生捂等,再引导学生面分析、总结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综合性的复习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搞些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例如煮饺子、吃饺子的过程中就蕴涵了很多的物理知识:首先将包好的饺子下入沸水之中,这时饺子将沉在锅底,因为此时饺子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饺子所受的浮力小于饺子的重力(物体的浮沉条件);沉在锅底的饺子将会与锅底直接接触,这时热由高温金属直接传递(热传递),所以饺子容易沾在锅底。因此,下锅后,就要用勺背(压强)轻轻推动,使饺子在锅中旋转游动(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每次搅动后要迅速盖上锅盖,以减少热量向空气中大量传递,使锅内的水温迅速上升(减少热损,提高热效率)。随着不断加热,热传递使饺子内部温度升高,饺子馅中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汽,饺子皮及饺子馅中的气体受热膨胀使饺子的体积增大,饺子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也增大,所以此时饺子受到的浮力增大(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于重力饺子上浮。饺子煮沸之后,往往需要点入几次冷水止沸,这种做法将使沸水放出热量而降低温度,达到了止沸的目的,这样使饺子表皮温度降低了,但饺子馅的温度仍较高,达到了煮馅的目的,饺子煮熟了,香味四溢(分子的扩散现象),装在碗里热气腾腾(水蒸气液化),这时用筷子(费力杠杆)就可以慢慢品尝了。整个过程涉及了大量的物理知识的运用,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做到在双基中体现综合,在综合中体现双基;另一方面还可以很好地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新理念。

三、充分运用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记忆

初中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较为丰富,在思考和分析问题时,喜欢用生活观念代替物理观念,根据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我就根据教材内容变通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经常保持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了速度公式v=s/t后,常用到其变形公式t=s/v,学生往往误把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记反,于是,我让大家根据这个公式的形式,想象下面的v就象一张小鸟张开的小嘴,分数线就象一块隔板,s就象一只毛毛虫,小鸟张开嘴随时准备接住从隔板上掉下来的毛毛虫。又如,密度的公式ρ=m/V,要吃鸡腿肉(ρ),就要到麦当劳(m)张大嘴巴(V)吃……学生们在笑声中不仅认可了这种想象,而且也记住了这些公式。通过这些,学生们每每遇到类似难记的公式时,都会凭借丰富的想象把它们记住,从而强化了教学效果。这不仅让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而且也形成了属于笔者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此外,物理教材中用来表达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语言都是十分确切和精练的,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就不能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置互换,更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物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易忽略这个细节。通常的情形下,笔者是这样来处理:同学们,你们说,陈老师的说法有问题吗?学生听后发出笑声,并指出了笔者的问题所在。这样做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事实证明,在处理相关的练习时学生的出错率降低了很多。

四、利用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抽象的物理概念既枯燥又乏味,我们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例如在讲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时,串联电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个有问题个个都跑不掉”或串联电路讲的就是“株连九族”,而并联电路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种拟人化的语言使学生津津乐道。

总之,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性格情操的陶冶等等。只要你是有心人,在你的教书生涯中就一定能创设出属于你的那种特色和风格。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四中

邮政编码:55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