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探讨

刘爱中

刘爱中

(涟水县水利局,江苏淮安23400)

摘要: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从目前来看,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情况,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其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管理机制

前言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以防范洪涝灾害为基本功能,以农业的增产增收为目的,对农田进行灌溉和排水的工程措施,不仅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重建轻管思想

从目前来看,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重建轻管的思想,一味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认为工程建成并且验收合格后,就万事大吉,没有重视建后养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管护措施。也有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认为工程的建设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直接关系着自身的业绩,而建后管护属于软任务,抓不抓都无所谓,影响了建后管护工作的有效展开。

1.2产权界定不清

在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为国家,群众主要参与工程的建设。而在九十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个人和社会组织投资建成了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按照“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这些水利工程的所有权应该归属于群众或者村集体所有。但是,由于相关体制不健全,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变得模糊,给管理责任的落实带来很大困难。

1.3管护意识薄弱

一方面,村委会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着重建轻管思想,另一方面,农户作为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群体,没有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主动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思想认识,在对各类设施进行使用时,随意性较大,甚至存在为了个人私利随意破坏工程建筑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管护经费欠缺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一般都是按照“谁受益、谁负担”以及属地管理的原则,交给受益方进行管理,水利部门只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而不负担相应的管理经费。但是长期以来,农民群众习惯于浇救命水,往往是在非常干旱的时候,才会组织起来对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对农田进行灌溉,而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管理机制,缺乏管理经费的原始积累。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构建

针对上述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及时更新观念,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对问题进行解决,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1重视管理工作

地方政府部门和村委会应该及时更新观念,认识到建后管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等形式,在农村大力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工作的必要性,将工程管护相关的制度和公约等设置在一些比较显眼的位置,如泵房、渠系建筑等,使得广大农民群众同样能够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的重要性,认识到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管护工作中去,构建起工程建设、使用和管护三位一体的系统。一是成立水利工程监督领导组,制定水利工程监督管理相关制度;聘请了水利工程重大项目监督员和水利工程重大项目廉政联络员;结合水利系统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民主测评;制定了治突工作安排计划。二是开展廉政教育,打牢思想基础构建预防体系。三是强化工程建设监督。为加强水利工程监督管理,监督组坚持每月到水利建设工程现场检查一次,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2完善管理制度

一是当地政府部门和水利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从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进行界定,对其管护主体进行明确,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二是应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避免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破坏,同时引导农户自觉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三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该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受益群体,对管护工作的责任进行明确。

2.3改进管理模式

可以引入参与式管理的模式,确保参与管理的用水者能够在充分遵循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并以此为依据,享受一定的特权。从目前来看,参与式管理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承包经营管理、租赁经营管理、拍卖管理以及股份合作制管理等,通过合理的选择和应用,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民营化水利管理体系,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2.4强化管理意识

应该引导农户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建立起农民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部门和水利主管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推行用水户协会制度,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效运行。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当前比较常用的农民自我管理方式之一,顺应了现代农村发展中用水改革的趋势。在农田水利工程产权逐渐明晰的基础上,建立管理长效机制,按照“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原则,推行自主管理。

2.5落实管理经费

管理经费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支撑,如果没有经费,则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对此,应该对管理经费进行落实。一是应该建立起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和引导机制,由政府部门投入相应的资金,农户同工同劳。可以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依托,建立起相应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对于建设热情高的村镇,优先进行支援,重点辅助,充分调动村委会和农户的参与热情;二是各级财政补助的资金应该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直接补助给农户或者村组集体,确保资金能够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减少资金的浪费;三是应该加强相应的宣传工作,坚持项目公示制,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四是应该从长远角度分析,从抗旱应急资金中抽调出部分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确保工程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2.6形成管理合力

应该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对各级水管部门进行整合,形成管理合力。县级政府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严格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规范,指导乡镇和村庄编制相应的村级水利规划,按照“实行联合办公、统筹安排、分工协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对相关部门进行整合,使得村委会能够负责相关管理资金的申请和使用,政府部门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避免出现盲目建设或者重复建设的情况。

3结语

总而言之,农田水利工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和水利主管部门应该重视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薛永生,史宝伟.凤翔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陕西水利,2015(04)

[2]张晓东.运城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1)

[3]袁骥昌.关于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16)

[4]杨玲.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