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3

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探究

刘子一刘佳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省沈阳市110036)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和实践化,这一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来完成的。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近代完整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开启了中国人民思想进步的闸门,带动了国内各领域一系列的变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开端。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

一、辛亥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概述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尽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其仍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赶跑了皇帝,结束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它给封建主义致命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与此同时,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也就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走狗,再也找不到即使在表面上还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辛亥革命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也随着壮大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正确把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雍涛教授引用了毛泽东的话,从内容、形式、动态三个层面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他认为,从内容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结合过程中赋予其新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发展;从形式上看,要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民族的特性,使之带上中华民族自己的特色;从动态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理论实践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只要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要中国的建设、改革发展过程没有完结,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任务就没有完结。

二、辛亥革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极大的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多篇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并在广大民众中掀起了倡导国货运动;辛亥革命使全国人民的爱国心日益高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抵制外货作用,从而增加了本国工业产品的销路。就这样,在辛亥革命推动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进入“黄金时期”。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必然对劳动力有了更大的需求,我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开始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新的社会力量。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在政治斗争中的表现,使中国社会终于有了代表新生产力的下层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了赖以生存的阶级基础。

(二)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打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秩序,使军阀统治不可能形成像清政府那样集权的全国一体化的严密政治统治,中国出现了近代以来少有的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正是在这样一种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里,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才会出现各种政治声音并发、各种政治组织并立、各种政治思潮迭起的现象。经过一系列反侵略、反复辟的政治斗争,经过各种探求出路的新思潮的广泛传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三)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辛亥革命有效突破了封建文化专制的局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辛亥革命砸碎了封建帝制的枷锁,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大解放的高潮。除此之外,辛亥革命志士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路。曾经参加辛亥革命的陈独秀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向封建传统思想宣战,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序曲。在辛亥革命的持续影响下,继新文化运动之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把国内思想解放的浪潮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正是与辛亥革命后国人的反思相契合,才从众多的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并被广大民众认同并接受,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四)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干部条件

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事实和教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们那种所谓的西方救国理念和人生思想轨迹,他们不得不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模式中走出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又开始了漫长的救国之路探索。众多西方社会思潮的引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马克思主义正式具备了在中国传播的资本和条件,这批知识分子们就成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除了有亲自参加了辛亥革命的,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继续探索中华民族解放的出路,选择了“以俄为师”的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如陈独秀、董必武、朱德等。还有受过辛亥革命的深刻影响,在民族意识大觉醒的潮流中,产生民主革命的思想,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如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等。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的曲折斗争造就了中国最初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干部条件。

三、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一)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提供了有益启示

首先,辛亥革命提出的推翻封建专制,举出民主共和的大旗,影响着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从1840年开始,我国开始了被外国列强侵略瓜分的屈辱历程,中国也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探索救国的出路,提出了无数的救国方案: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从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建立大同社会,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从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主张,到孙中山的建立民主共和国,都反映了各个阶级的先进人物面对民族危机所提出的爱国主张和愿望。但真正影响最大的是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亘古未有的成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辛亥革命志士猛烈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两本小册子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清政府

“拱手降洋”的卖国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高贵品质。虽然最终,由于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纲领,但毕竟在斗争目标和斗争方式上都给帝国主义沉痛的一击。而后中国共产党人把反帝反封建斗争作为党的最主要的斗争目标,写进了党的纲领中,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受到辛亥革命的有益启示的。

(二)辛亥革命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正如董必武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但它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使得中国人民有可能进一步找到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

辛亥革命失败的外部原因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根本原因是领导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在:政治上,不能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反而对其有所依赖和妥协。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因此就不能识别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放过了主要的民族敌人帝国主义;军事上,没有建立一支完全由自己掌握的革命军队。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他们就缺乏决心和勇气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去夺取政权;与人民的关系上,脱离群众,害怕群众,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也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最为关键是没有一个坚定成熟的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在革命胜利发展时已经四分五裂。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在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基于对“辛亥革命没有建立一支完全由自己掌握的革命军队”的认识,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并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认识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涣散,没有一个坚定成熟的政党,毛泽东强调要从思想上入党;认识到充分发动农民的重要性,毛泽东提出了“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乃是农民问题”,建立了广泛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辛亥革命的伟大尝试,中国革命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很长的时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进程。

(三)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而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谱写历史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百多年来,无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不论付出多少流血牺牲,辛亥革命志士们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首创精神,英勇不屈、不怕流血牺牲、舍生取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孙中山先生的“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的顽强斗争精神,为改造中国和实现“三民主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的精神,都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革命者。辛亥革命志士“振兴中华”的宏愿,召唤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辛亥革命精神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谱写新的历史篇章的精神动力。辛亥革命留下的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贡献。这些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旭麓.中国近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董必武.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1961-10-10.

[3]吴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12010,12.

[4]徐万成.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J].教学与研究,1991,6.

作者简介:刘子一(1994.12-),女,辽宁本溪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刘佳(1994.09-),女,满族,河北承德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