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思考刘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关于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思考刘燕

刘燕

甘肃省质量审核中心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因此,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监测质量管理上,拖了后腿,制约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本文在分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

引言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系,环境所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包括水、气、土、声、光、热等环境介质,其中每种环境介质的组成又都是非常复杂,如果环境介质中的某些介质成分的含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么就可能会使环境中的正常组成和重要性质发生改变。通常情况下,这些改变过后的性质有的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该种物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就被称作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也是环境保护以及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开展的主要对象。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正常开展对环境保护工作以及环境质量的提高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实现数据准确可靠的必要手段,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1环境质量监测控制的关键因素

1.1检测人员

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应持证上岗,熟练掌握方法和技能,准确分析出样品值。特别是在实验室中,会使用到许多大中型设备仪器,这些设备仪器价值高、精度高,专业性强,在进行具体操作之前,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对使用设备仪器的技术人员进行考核,选择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来负责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并通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仪器的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来开展项目的分析,获取有效的监测分析结果。未经过培训和未取得环境监测上岗证人员不得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更不能对外出具监测数据以及相关的监测报告。

1.2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

很多发达国家都在经过计量认证、国家实验室的相关认可评审以及实验室资质认定等等相关认定手续后,才开始着手进行环境监测部门的后续建设,而我国的环境监测部门往往只是关注监测业务本身,并没有对环境监测部门的质量监测技术合格与否、监测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监测数据稳定可靠程度等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规范,致使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程度严重不足,而评说相关的工作等等也仅仅流于表面的程度,因此,当下我国环境监测相关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数据本身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应用意义,质量管理部门创立也仅仅因为部门机构方面的需求,而非现实当中实际监测工作的需求。除此以外,在落实监测机构质量管理相关工作的过程当中,由于中间存在着过多环节的原因,导致效率方面往往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沟通不畅也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带来了的诸多限制。

1.3仪器设备有待更新

当前,省级监测部门仪器设备虽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市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的仪器设备老化是比较普遍的问题,而很多日常监测工作需要由市县级监测部门开展,由此引发的弊端就是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也缺乏实效性,因此,购置新设备就成了环境监测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可是,在我国,大多环境监测机构都资金有限,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拖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后腿。

1.4监测方法

在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中,所运用的监测方法主要是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该方法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技术规范来实行。当实际监测工作中不具备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或者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不能得到合格测定数据时,必须做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并报省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审批、校准。监测方法确定之后,根据分析项目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环境标准监测方法发生变更时,监测技术负责人应对新方法予以确认,对其进行评审;质量控制管理人员需要及时组织监测人员开展新方法培训。

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对策

2.1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科学化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然而,科学化是建立在成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之上的,没有健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就不可能迎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同时,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催化剂,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才更有利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2.2以人为本,实行全员参与

为提升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质量,除了需要领导重视并提供支持以外,所有监测人员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将自身职能履行到位。人为因素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效果影响较大,在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后,若是监测人员执行不到位,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增强监测人员思想意识,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促使其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确保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实现既定的目标。应将每个环境监测人员的具体工作责任确定下来,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之中,通过层层分解质量管理目标,让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各司其职,做好协调,密切配合,真正将自身职责履行到位。这样监测人员才会重视、认真主动开展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采取专家授课的方式,让监测人员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同时还要采取外出参观的方法,开阔监测人员眼界,增强质量意识,提升业务素质与水平。

2.3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随着当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力推进污染治理相关工作,也导致了监测工作强度的不断提高。随之带来的是监测样本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但是现有现场监测手段方面依旧存在模式单一的问题,并且监测取样程序的随意性的问题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现有监测监督机制并没有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足够重视。因此,必须不断提升现场监测技术和监督管理机制,才能将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尽可能的发挥出来。要建立健全面向监测全流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模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开展交叉检查、比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建立长效质量监督机制,确定质量监督管理目标,量化评价考核指标,实施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2.4实施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

2.4.1监测采样

监测采样是整个监测工作开展的起点,采样工作会影响到整个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制定详细的采样方案对采样工作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把控,填写采样记录表。

2.4.2样品运输与交接

不同的样品在保存时对环境以及存放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样品采集工作完成之后要尽快将样品送到实验室中,以免影响到样品检测的某些特性。除此之外,要重视样品运输的全过程,不同项目的样品要分别运输,避免发生交叉污染。做好样品交接记录,保证样品标签清晰,确保样品在接收、流转、制备、储存和处置过程中不变质、不遗失、不损坏。

2.4.3样品分析

样品通过运输到达实验室之后,紧接着就需要开展样品的特性分析工作,在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其次是做好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包括空白样分析、标准曲线的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检验、三级审核等。

结语

想要让我国环境监测机构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实现更为科学有效的发展,才能让我国环境监测机构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下去,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梁正华,温珠花.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分析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科技风,2018(31):128.

[2]吕昌伟.环境监测提升监测水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