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消防安全成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论社会消防安全成本

岳忠敏

岳忠敏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116000

摘要本文自社会消防安全成本含义及构成入手,提出了我国目前社会消防安全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设想。观点大胆新鲜,可供从事消防管理的人员参考。

关键词社会消防安全成本整合资源

一、社会消防安全成本的构成

社会消防安全成本的构成,是由诸多方面构成的。包括整个社会为防止火灾发生所投入的资金、为扑救火灾所付出的消耗,为处理火灾事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全部开销。为伤亡人员支付的善后、医疗的费用等等。下面我们看一下社会消防安全成本构成的主要方面:一是下列社会消防安全从业人员的支出;包括武警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警察部队、社会专职消防队、企业消防队、国家林业灭火队,矿山救护队等单位的维持费用;还有交通、民航、铁路、军队、军工、航天、核电站的行业系统的消防投入。二是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投资;它涉及好几个相关行业:建筑消防工程设施行业、建筑装修工程防火材料行业;消防设施、装备、器材、灭火剂的生产行业等。三是危险化学品行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销毁等环节的安全保护措施费用;四是森林、草原地区的防火工作的投入。五是社会消防宣传培训投资;六是城市建设的消防设施投资,例如市政消火拴系统;消防水源、消防通讯、消防站建设、消防道路等;七是各单位每年的消防器材的维修、购置,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测试、维护、试验的费用。专兼职消防干部的工资、单位灭火与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的费用。八是社会和单位整改火灾隐患的资金等等。

二、当前影响社会安全成本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火灾统计问题

火灾次数与人口数量相关,火灾损失与能源消耗和国民经济总产值GDP相关,这是国际公认的法则,但我国目前的消防统计数字却与此不大相关:

近些年世界火灾次数平均年约600万次。2005年我国的火灾次数发展到25万次,(我国有着世界上最严格的火灾立案标准:火灾损失从一元起立案)。每年的火灾次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人口三亿的美国,近十年来火灾次数均在160-200万次之间。

1987年,因为大兴安岭火灾,我国的火灾损失达到十二亿元,一直到2005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GDP增长了十几倍,能源消耗也同比增加了十几倍,但火灾损失始终在12-16。4亿元之间徘徊。以2002年为例,我国的GDP产值是12万亿元人民币,火灾损失是14亿元人民币,火灾损失占GDP的万分之1。15;美国的GDP为11。7万亿美圆,火灾损失是101亿美圆,火灾损失占GDP的万分之8。7,美国火灾损失率高出中国6。5倍。

1987年的大兴安岭火灾,当时的损失统计是5.6亿元,十年后,当地政府公布的直接损失数字是69.13亿元。

我国的消防资金投入、从业人员数量、车辆装备、建筑防火设施、灭火技术在世界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消防统计指标在国际上遥遥领先,不是合乎逻辑的结果。这样的统计结果,使得我国的消防事业现状不能客观的显示出来,肯定会影响国家对消防事业的决策,影响国家对消防事业的资金投入,影响消防事业的发展。

(二)城市市政消火栓的设置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的“三合一”供水系统,即市政自来水系统,供给城市的工业、生活和消防用水。城市市政消火栓系统的配置标准规定,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一边,每隔120米就应设置一个市政消火栓。以保证城市消防用水。其法规依据是根据解放143消防车的供水能力,来保证消火栓的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保证城市的每一处发生火灾时,都有两个消火栓射水的覆盖,但现在城市道路两边都是多层或高层建筑,消火栓根本就无法发挥救火的功能。第二个功能是保证消防车供水。解放143的载水量为三吨,以10升/秒的速度,5分钟灌满。但现在的消防车载水量一般是10吨,相同条件下,需16分40秒才能灌满,这样长的供水时间,火场是难以接受的。消火栓的两个功能都难以体现了,我们现在仍然执行这样的标准不是最大的浪费吗?

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大,供水系统随之扩展,使整个系统的供水能力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城市自来水系统无法保证消防用水的压力和流量,于是各单位都自己设置了加压装置,来保证单位的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要。有的采用了水泵房和消防水池,更多的是采用了压力水罐或稳压泵等形式加压。这笔投资之巨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问题是,城市的消防供水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市政消防设施缺失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不负责任。

(三)城市消防站的设置问题

消防队分布配置的法律依据存在不足,现在执行的标准是每个消防队(根据规模)保护面积是四—七平方公里,是以解放143型消防车标准车的性能作为依据,现在影响车速的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防通道的宽度、净高、路面、路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消防车的功率和性能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使消防车车速明显提高。现在仍然用过去的标准,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以现在的消防车满载时速为60公里计算,去火场五分钟的通过距离应为5公里,而按这个保护半径计算,在平原地区面积应该是78.5平方公里。而现在保护的最大面积为保护能力的十分之一还不到,这难道不是巨大的浪费吗?诚然,这里面有因地形、道路等因素影响保护面积的问题,但决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这样的现行标准,本身就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性的浪费。应迅速修改过时的技术标准。

城市公安消防队和企业消防队的重复设置现象也不少,有的企业消防队与公安消防队隔路相望,甚至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同时并存着几个企业消防队,这样一来,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四)灭火装备的配置问题

城市公安消防队消防装备近几年有了明显改善,资金来之不易,但投入的资金大都添置价值昂贵的大装备,例如举高车、照明车、指挥车、大水罐车、抢险救援车、发电车、干粉车、泡沫车等特种车辆。不是不需要,而是对小型的更适用于本地的一些装备设施也要同时购置,例如能深入交通不便的位置、地域灭火的泵浦车,现在几乎绝迹。大装备就不适用于农村的火灾施救。不适用偏远地区的火场需要,大装备的使用率极低是一种普遍现象,平时维护费用很高,舍不得出动,没出过几次火场就到了报废年限。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浪费,这种倾向一定要进行控制。

(五)建筑中自动消防设施问题

城市高层建筑中消防工程的资金投入数量巨大,一类高层约占直接费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二类高层也在百分之十以上。但是目前我国高层建筑中自动消防工程的完好率却不容乐观。其年检、管理、电源等问题矛盾集中。据统计我国目前建筑中的自动消防工程,在火灾发生时的有效率,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这里面既有产品质量的原因,也有着施工安装调试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平时维修、管理、检测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大型建筑的自动消防工程的消防用电安全保证问题,报警探头的及时维修、维护、测试、更换问题,是困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最大难题。大大降低了自动消防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也大大降低了建筑消防资金投入的产出比。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设想

(一)加强社会消防宣传培训

宣传消防,从娃娃抓起,做好社会消防教育,这是改变传统观念,提升民族素质的百年大计。如果全国每年发生的火灾中,报警人有一半是第一个发现火灾的人,必将大大降低火灾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可以做到的,前提是必须加大社会消防宣传和消防培训、消防预案演练。使每个公民的消防意识消防素质都得到提高,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安全素质需要。

(二)发挥政府的作用,整合社会消防资源

充分发挥政府的统一领导作用和协调作用,打破格部门的编制界限,整合社会消防资源,合理利用社会的救援资源,提高一些部门的消防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的利用率,增强社会消防、救援能力。

我国的消防队伍的机制、工作范围、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综合装备设施硬件条件,以及投入的资金、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因素,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借鉴发达国家的消防工作的法定范围,扩大消防队的业务范围,消防队的社会功能要与国际接轨,把社会救援的职责包括在我国消防工作的范围之内。充分整和利用现有的社会救援编制力量,等于增加了社会消防投资和编制。

当前我国社会救援力量政出多门,自成体系,利用率低,社会效益欠佳,我国的各种社会抢险救援力量,都处在建设发展阶段,从编制人员数量、资金投入、装备设施、人员素质、工作实践经验、开展工作时间等诸多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巨大的差距。与日益增加的社会需要相比,是严重滞后的。

整合社会救援资源,提升社会救援水平,提高社会救援工作效率,应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利用城市中水作为消防水源

充分考虑城市的水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将消防管网与自来水系统断开,连接城市环保污水处理系统的产品--中水系统,让中水系统成为城市的主要消防水源。这样,一来降低自来水处理费用,又节约了宝贵的淡水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城市消防水压,满足火场供水需要,还大大减少了消防车的加水时间。一举数得,何乐不为。

我们现在应推广城市中水系统解决消防供水问题。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环保理念,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有效办法。中水系统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水。可以用来作为绿化用水、建筑用水、生活洗车、冲厕、工业降温循环和消防灭火用水。这样对水的反复利用,可以大大节约淡水资源,利国利民。在城市的中水系统中修建水鹤,由于管道简约,加压方便,出口管径大,能为消防车加水节约大量时间,也不影响城市的正常生活供水,益处多多。

社会消防安全成本问题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这篇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难免挂一漏万,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讨论。

参考资料

【1】《消防法》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