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优化的实践与效果

/ 2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优化的实践与效果

王海玲刘兰芳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急诊科411100

【摘要】目的:针对急诊绿色通道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多方式、多途径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结果:通过与同期抢救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绿色通道病种患者进行抢救时,科学制定急诊绿色通道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使抢救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显著的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优化;效果

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沿,是实现医院救死扶伤使命的第一线,急诊科的布局是否合理,急救流程是否规范,医疗护理与服务的工作水平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整体形象、综合实力等多方面的集中反映【3】。急诊绿色通道就是为抢救患者生命,用特殊管理手段和强力医疗措施所构成的非常规医疗场所,是医院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优化急诊抢救流程是对原有的抢救流程整合、重建、删减和改造,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使急救工作更加合理、高效和科学。我院急诊绿色通道包含但不限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衰、急性呼衰、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创伤六个重点病种。本院通过对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流程进行优化,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急诊流程存在的问题

1.1急诊病人以重症为主,发病突然,病情重,情况危急,患者及家属情绪急躁。

1.2非急危重症病人占用了急诊资源,导致急诊就诊拥挤,候诊时间过长。

1.3医患关系紧张,在“医患矛盾”尖锐的大环境下,患者长时间的无效等候,往往因某一个因素而一触即发。【1】

1.4客观条件的限制。笔者所在的医院急诊科,因为自身建筑条件的限制,急诊科场地狭窄,随着病人量的日益增多,房屋布局不合理、候诊区小等原因的限制,影响了流程的改进。

2.急诊抢救优化流程的优化与培训

2.1完善急诊绿色通道的抢救流程。由医务科牵头,协调检验、放射、B超和各临床科室,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出六个重点病种的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并不断修订、完善,最终定稿。

2.2由培训中心牵头,组织全院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采用定期培训、全员培训、分层次培训等形式【2】,培训合格后的医护人员按照流程开展各项医疗护理活动和操作,确保医护人员熟知优化后的抢救流程。

3.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的优化措施

3.1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对急诊区域进行了红、黄、绿分区,明确了各区标识。根据2012年9月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急诊规范化流程》对急诊分诊的分级标准进行了规范,将急诊病人分为四级,按1级(濒危患者)、2级(危重患者)、3级(急症患者)、4级(非急症患者)的特点进行快速分流,进入不同的诊区就诊,非急症患者引导到门诊就诊。改善了因为场地狭窄造成的拥堵现象,也避免了非急症患者占用急诊资源。

3.2做好各类标识指引。根据急诊客观环境的特点,在墙面、地面做好各类标识指引,让病陪人能根据指引顺利完成缴费、检查等步骤,改善了因为布局不合理造成的病陪人路途往返过多的现象。

3.3六个重点病种抢救流程的优化

3.3.1接诊时间的优化:院前急救快速出诊。白班接到急救电话后5min内出诊,在出诊的路上与现场人员联系,了解患者情况。到达现场抢救结束后在救护车上通知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

3.3.2病人到达急诊科后,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的合适体位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液标本备用。

3.3.3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尽可能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确认是否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实施“四优”服务,即优先检查、优先用药、优先住院、优先手术。遇上同时入2个及以上绿色通道患者,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处理不同患者,采用定时、定人、定位的三定模式开启抢救工作。【2】

3.3.4对六个重点病种的绿色通道病人接诊具体流程进行了时间上的限制。以急性心梗为例,0-5分钟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正确卧床、吸氧;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静脉通道。5-10分钟内通知心内科二线医师、完善血标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必要时予以止痛、床旁胸片、彩超和并发症处理。10-30分钟内完成心内二线评估沟通,收入CCU(带除颤仪)或行静脉溶栓治疗。30-90分钟内行急诊介入。每个时间点具体做什么进行了的限制,并严格按时间节点实施,减少病人在急诊科滞留的时间。

3.3.5各辅助科室的配合。在急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内确认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在检验、放射等辅助部门的信息系统内就会出现绿色标识闪烁,提醒工作人员将会有急诊绿色通道的病人需要处理。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平车、轮椅上悬挂绿色通道各病种专用牌,提醒所有医护人员注意,以提供相应的便利。各临床科室无条件接受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遇到因为床位紧张等客观原因无法协调时,汇报给医务科、院总值班解决。

3.3.6护理文书的优化。借助信息系统,在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的协调下,对急诊绿色通道病种的护理书写进行了简化,采取实时记录、表格记录的方式,制作了绿色通道重点病种病人资料登记本,为急诊绿色通道的病人资料的收集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减少了护士书写的时间,提供了统计分析的全面的资料。

4.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对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的改造,与同期急诊的情况进行对比,具体数据如下:

4.1通过流程改造后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见表1

表1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4.2患者家属对医护满意度比较

家属的医疗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急诊患者家属医疗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包括对急诊室环境、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医护病情解释以及对病情进展的了解、医务人员业务水平4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1分为非常不满意度,2分为不满意,3分为一般,4分为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由专门人员进行指导填写,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当场回收调查问卷。流程改造后家属对急诊室环境、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病情解释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改造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家属对医护满意度比较

5讨论

急诊科抢救流程优化是对急诊抢救措施的改善,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实施系统全面的管理控制,实现急诊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发展。优化过程中通过科学制定工作程序,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各部门各司其职,使抢救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确保了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通过对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的优化,使抢救流程标准化,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一步缩短抢救时间,降低了急诊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戴辉.门诊流程优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2,2(19):303

[2]李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1(23):38-40

[3]张龙妹.优化急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