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培训模式在内科护士专业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培训模式在内科护士专业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郑太蓉叶艳漆桂林王胜莲

郑太蓉叶艳漆桂林王胜莲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提高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内科片区护理人员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7年9月的内科片区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的护理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互联网+进行护理培训,实施半年后通过评价培训人次、满意度(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评价应用的效果。结果:两种培训形式在培训人数(人次)、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2.32%的临床护士认可互联网+培训形式。结论:互联网+应用于临床护理培训中能够有效扩大护理培训覆盖面,节省时间,提高护士自身及护理管理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互联网+;护理培训;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181-0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工作、学习到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院是一家三甲综合医院,近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护理人员急剧增加,给护理培训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护理工作的特点,对护理人员开展大规模的面授教学较为困难。近年来新入职的护士多为90后,信息接收模式主要是网络交流。面对新的群体,传统培训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临床需求,新的培训模式亟待开发。基于此,我院护理管理层面用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微信为网络媒介,问卷星考核的方式,对护理培训形式作出了新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内科片区的护理人员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7年9月内科片区护理人员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者;(2)工作年限在0-12年之间的护士。排除标准:(1)进修护士,包括在我院进修的护士和我院护士到他院参加的护士;(2)休假超过2个月的护士。最终对照组249人,观察组287人。两组在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月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研究方案

1.2.1.1对照组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内科片区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护理培训方形式。其具体方法:(1)培训形式:集中面对面授课;(2)学习内容:设置内科片区学习重点,内容为内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3)学习形式:制作成PPT以及视频播放;(4)考核方式:纸质版试卷笔试方式;⑤阅卷方法:组织部分护士长阅卷;(5)频次:每月组织一次培训及考核。最终,将考核结果汇总分析后反馈至内科片区各科室。

1.2.1.2观察组对2017年4月—2017年9月的内科片区护理人员采用互联网+的培训形式进行培训,利用微信客户端为网络媒介,建立内科片区微信群,邀请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护理人员进入微信群,于微信中发布内科片区每月制定的业务学习内容,以PPT、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发布学习资料3天后于微信群众发放问卷星试题,考核护理学习培训的效果。

1.2.2评价指标及工具包括:(1)培训覆盖面:主要包括每月培训人数和总的培训人次;(2)培训满意度方面:包括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以护理管理者满意度两个方面,同时对护理人员对微信授课认可度以及方便性进行调查。

1.2.3资料收集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培训参加人数于每个月末收集一次,满意度调查则在6个月后收集。

1.3统计学方法

以平行双录入方式将所有数据录入Excel保存,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的统计描述主要采用均数±标准差(x-±s)、频数;统计推断主要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种培训形式在培训覆盖面方面的比较

两种培训形式在每个月的培训人数方面以及总的培训人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两种培训形式满意度分析

两种培训形式在在护士自身满意度和护理管理者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回收观察组的护士自身满意度调查分析中发现,92.32%的护士认为应用为“微信授课学习+问卷星考核”的形式认为是一种有效、快捷的护理培训形式。见表3。

3.讨论

3.1“微信授课+问卷星考核”可有效扩大护理人员培训覆盖面,提高护理培训效果

传统培训方法,是将护理人员集合进行集中面对面授课。该种培训方式适合当日不在岗的护理人员,大多数的护士无法接受现场培训。运用互联网微信平台进行授课,并用问卷星建立试卷,护理人员可以不用离开家就接受培训,APP打破了对培训时间、空间的限定,护理人员自学起来更加快捷、高效、有趣。课后及时通过问卷星在微信上进行答题测试,相对传统培训方法,该方法充分满足了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同时,基于微信的授课学习可及时对护理人员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有效反馈,调动了其他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3.2“微信授课+问卷星考核”可增加提高护理人员以及护理管理者满意度,节省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主要存在组织培训时间长、护士路途花费时间、护士容易产生疲惫感等不足之处。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组织一次培训及考核,从场地的选择到试题的准备、到试卷批阅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互联网培训和考核耗时少,所需成本低,护理人员学习时间可自己合理安排。通过问卷星软件进行培训考核,其优点在于对所有的试卷在后台进行自动审阅分析,不需要人工完成。大大节约了护理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护士对培训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而且除了培训计划中讲授的知识外,通过微信群讨论和互动又延伸扩展了学习内容,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原本枯燥的培训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提升了护士的参训兴趣。

4.小结

在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中,培训方法的采用会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目前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提出和推进,如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互联网与护理培训工作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提高护理培训质量,促进护理工作的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不可规避的战略性问题。通过互联网培训方式,可以激发年轻人兴趣,很容易被接受和采纳,既有利于护理管理者,也利于护理人员,所以这种培训方式值得推广应用。另外,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未对具体的耗费时间、护理人员考核成绩、以及综合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评定,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2]王玲勉,任爱玲,李素红等.应用数字化信息手段实施护士培训与考核的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9,9(3):32-33.

[3]闫中梅,微信平台在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5,6:12-6.

[4]郭伟才.浅析微信技术在培训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信息化,2016,22-0026-01

[5]闫树涛.教育培训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16-1.

[6]张小玲.浅析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10(3):1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