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准确率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准确率评价

陈江超

湘雅常德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应用CT及MRI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12月-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纵隔型肺癌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取CT和MRI检查法对所选病例进行诊断。综合分析患者不同方法诊断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本组50例病患病理诊断提示,周围型肺癌者有21例,中央型肺癌者有29例。患者CT诊断的准确率为98.0%,同MRI诊断的10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从影像特征上看,MRI除了CT检查所见到的影像特征外,还能观察到肿瘤累及胸膜、胸椎以及胸壁。结论:在诊断纵隔型肺癌中,CT和MRI检查法都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影像学特征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合理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建议采纳。

【关键词】纵隔型肺癌;诊断价值;CT;临床表现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valueofCTandMRIinthediagnosisofmediastinallungcancer.Methods:50casesofmediastinallungcancertreatedinourhospitalfromDecember2017toAugust2018werestudied,andtheselectedcaseswerediagnosedbyCTandMRI.Theresultsofdifferentmethodswereanalyzedandcompared.Results:therewere21casesofperipherallungcancerand29casesofcentrallungcancer.TheaccuracyrateofCTdiagnosiswas98.0%,whichwasnot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100.0%ofMRIdiagnosis,P>0.05.However,fromtheperspectiveofimagingfeatures,MRIcanobservetheinvolvementofpleura,thoracicvertebraandchestwallinadditiontotheimagingfeaturesseenbyCTexamination.Shouldreflect]in[whatdifference,theconclusion:inthediagnosisofmediastinaltypelungcancer,CTandMRImethodhashigherapplicationvalue,butthereweresomedifferencesontheimagingcharacteristicsofthetwo,throughthestudyofthereasonablecombinationoftwomethodsofinspection,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accuracyofdiagnosisinpatientswithandSuggestions.

Keywords:mediastinallungcancer;Diagnosticvalue;Computedtomography(CT);Clinicalmanifestations

在肺癌疾病当中,纵隔型肺癌比较常见,通常发生在肺段支气管、叶支气管以及支气管等部位,当中尤以小细胞癌以及鳞癌这两种病理类型最为常见[1]。因纵隔型肺癌的发生能够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并能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临床有必要采取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手段来对本病患者进行早期的正确诊断。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CT和MRI在纵隔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纵隔型肺癌病患,择取自2017年12月-2018年8月。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41-79岁,平均(57.26±5.08)岁。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符合纵隔型肺癌诊断标准,有不同程度的咳痰以及咳嗽等症状,当中,明显胸痛者有23例,发热者有12例,上腔静脉综合征者有3例,痰液中带有血丝者有17例。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完整的病历资料,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检查,且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本组50例病患都接受CT和MRI检查。(1)CT检查时,选择飞利浦IngenuityCore128型的CT机,指导取仰卧位,自肺尖开始进行扫描,直到肺底部为止。首先,需对患者施以平扫,然后再予以增强扫描,利用高压注射器于患者的前臂静脉中按要求推注适量的造影剂,控制注入速率为2ml/s,1min后,再对患者施以增强扫描。(2)MRI检查时,选择西门子1.5TMAGNETOMAvanto以及西门子SOMATOMScope型的MRI诊断仪,对患者施以横断面T2W1成像以及矢状面SE序列T1W1成像检查,然后再实行快速SE序列T2W2成像检查。

1.3评价指标

对本组50例病患不同方法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阳性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原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原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诊断分析

本组50例病患病理诊断的结果提示,周围型肺癌者有21例,占总比例的42.0%;中央型肺癌者有29例,占总比例的58.0%。病变部位位于右肺下叶者有15例,右肺上叶者有18例,左肺下叶者有4例,左肺上叶者有13例。鳞癌者有25例,腺癌者有12例,小细胞癌者有13例。

2.2影像学特征分析

CT诊断发现,肺门为结节状,且肿瘤边缘存在明显不规则变化的情况,外缘为分叶状,伴毛刺,纵隔淋巴结明显肿大,有明显阻塞性肺炎以及肺不张的情况。MRI诊断发现,除了CT检查所见到的影像特征外,还能观察到肿瘤累及胸膜、胸椎以及胸壁。

2.3诊断结果分析

本组50例病患CT检查提示阳性49例,MRI检查提示阳性50例。经比较,本组不同方法诊断的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

表1不同方法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表[n,(%)]

3讨论

临床上,纵隔型肺癌比较常见,具有病情严重以及危害性大等特点,尽管患者在发病后会表现出比较大的临床症状,但特异性比较差,使得患者在诊断时比较容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问题,从而延误了其治疗的最佳时机[2]。研究发现,当原发性肺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之时,会使纵隔明显增宽,亦或者是肺不张明显缩小并紧贴着纵隔,使得纵隔暗度明显增大[3]。因患者会出现纵隔增宽与相应病变的情况,所以,临床医师常常将纵隔型肺癌误诊成为纵隔肿瘤。现阶段,病理诊断为纵隔型肺癌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4],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但诊断所需的时间比较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患者治疗的时机,所以,临床医师通常会采取辅助诊断的方式来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初步的判断。CT和MRI在我国临床现阶段中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且其在诊断纵隔型肺癌中也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病灶的情况[5]。此研究中,50例病患CT以及MRI诊断的准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T检查可见,肺门为结节状,肿瘤边缘明显不规则变化,外缘为分叶状,伴毛刺,纵隔淋巴结明显肿大,且有阻塞性肺炎以及肺不张等情况。MRI检查可见肿瘤累及胸膜、胸椎以及胸壁,此外,还能观察到患者CT检查时的所有影像特征。提示,纵隔型肺癌应用CT以及MRI检查法,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诊断结果。为此,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一种最佳的诊断方案。

综上所述,于纵隔型肺癌的临床诊断工作当中,采取CT以及MRI检查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但MRI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患者病灶累及的情况和范围,通过将CT和MRI进行合理联用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判断患者病灶累及的范围及其周围组织累及的情况,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林永平.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2):24-26.

[2]郑志敏.CT及MRI应用于纵隔型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5):129-131.

[3]郝增华,王东云,左鹏等.纵隔型肺癌CT及MRI临床表现与诊断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48-49.

[4]陈建.纵隔型肺癌患者的CT及MRI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8-39.

[5]刘军,窦俊杰,杨笑等.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7,7(17):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