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桑友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桑友耀

桑友耀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120

摘要:最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行业发展中要应用各类水泥建筑材料,此类材料长期应用中受到较多要素影响将会导致建筑体上出现不同程度裂缝问题。针对裂缝问题产生当前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各类填补技术应用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至关重要,此项技术应用范围较广。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引言

后浇带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着越来越大重要的作用。后浇带技术在使用上呈现出一定的技术复杂性,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后浇带施工技术受到气温湿度等条件的影响,在实际使用中呈现出一定的限制性。后浇带技术是指为了减少在水泥浇筑的过程中,因水泥自身的膨胀收缩特性以及房屋可能产生的沉降现象,导致产生有害裂缝的风险。浇筑水泥的基础板、墙体、梁上留下一定的缝隙,对水泥凝固区域进行保护。

1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作用

1.1缓解建筑结构温度裂缝问题

高新技术、新型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在运用广泛,施工环节复杂、规模庞大,创造出了变化多端的温度条件。在我国少数热带城市,建筑受到的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在北方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温度裂缝问题尤其严重。所谓热胀冷缩原理,在混凝土建筑上表现为内部结构因温度的大幅度变化产生应力,要求向外释放压力,在力的冲击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裂缝。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利于抑制建筑结构温度裂缝的产生,缓解温度裂缝问题。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耳熟能详的古老传说,我认为,在理解后浇带施工技术上可以类比大禹治水。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在于“堵”,最终洪水越堵越猛,而大禹治水在于“疏”,给洪水留出通道和空间,解决了洪水灾难。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样需要保留一定的裂缝,给混凝土足够的内部空间,当温度变化收缩或膨胀时能及时释放内力,避免裂缝出现,延长混凝土建筑的使用年限。

1.2处理裙房结构问题以及基础设计问题

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主要可以解决建筑的裙房结构问题和建筑的基础设计问题。高度低于22层的高层建筑、裙房结构建筑、基础结构设计中已经实施了后浇带施工,但是在建筑施工地基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大范围的推广这项技术,由于建筑施工地基施工存在重力沉降影响,有必要采取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将地基分为两个部分,从而借助沉降量得出浇筑时间。施工前需要进行结构计算与强度核算,随后在连接整体时,计算结构体沉降的内部应力。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析

2.1合理控制施工间距与施工宽度

在施工中如果要应用大跨度的后浇带,可以应用切割方式对手里钢筋进行处理,之后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焊接处理措施,这样能对力变形问题进行控制。此时要对后浇带基本宽度值进行适度调整,可以设为7m。在具体间距设计中,要结合施工图纸要求以及实际施工现状进行适度调整。后浇带浇筑位置选取过程中要结合断面层原理等对后浇带间距进行控制,例如振捣器与模板距离不能低于40cm。

2.2注意对后浇带预留位置间距的计算处理

在正常的建筑施工工序中,建筑的施工按照预先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建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难保证原有的建筑建设顺序。后浇带的设置在实际的施工中,应该按照实际的建设顺序进行设置,避免出现建设过程中建筑的受力不均,造成的建设事故。在现有的后浇带技术施工经验来看,后浇带技术的设置间距一般为30~40m,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发挥功能作用。

2.3科学选择施工位置和施工材料

确定后浇带施工的位置至关重要,最佳位置一般为混凝土结构受外力影响最小的部位。进行剪切应力墙施工作业,应该跳过混凝土结构的中部位置,在大梁和模板处开展后浇带施工,避免剪切应力过大造成构件发生弯曲或形变。在选择施工材料前,需要对裂缝处理对象进行全面彻底清理,排干净积水和杂质。在施工作业之后,应该确保后浇带构件表面保持长达24小时的湿润。在材料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无收缩性的材料,微膨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特性就更好一些。为了提高后浇带构架的强度、安全度,应该选择标号更高的混凝土。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程序,科学合理配制混凝土比例,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2.4浇筑养护

首先应该观察浇筑完的收缩情况,然后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注意出现的接缝,然后一定要注意细节,努力抹平缝隙,同时要做好施工前的交底工作,保证好混凝土的结实程度,如果不符合设计规范,增加养护时间,一定要确保表面的湿润度。对于机器装置,不光要采用良好的配置,还要做好维护工作,才能减少其问题的出现。装置长期使用,其相对应的零件,必然存在着很多的灰尘和污垢,甚至还会存有些许的铁屑。企业必须要定期的下派工作人员进行清理,要进行清理,确保其内部不存在任何的铁屑,而且工作人员一定要检查仔细,确保无残留,不然会对机器造成严重的损坏,所有的零件清理完毕后,可以用柴油进行擦洗,保证零件的质量。对于油孔处,一定要用压缩的空气进行吹洗,保证以前所用的油完全吹出,继而在注入新的干油,反复操作;清理零件时,要注意所清理的顺序,要做到有序不漏掉,并且要保持日常零件的干净整洁。

3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3.1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

企业的竞争始终是人才的竞争,而且人为因素是目前来讲最为可控的,可以尽量避免出现问题。要定期的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实时保证工作人员技术的更新;人才竞争中,要聘用技术高超,达标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如发现有技术不达标不合格的人员,立即勒令其停止工作,对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合理的安抚,以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稳定性,而且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前,一定要对图纸的进行认真审查,在技术交底时,并且要采用大量十分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因为一般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很难理解那些深层次的技术问题。使工作人员了解掌握相关的问题,有利于减少施工中问题的出现次数。努力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加强施工员工管理的关键。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更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2施工后浇带异常情况下的处理

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遇到中停、缓建的突发情况,这样可以暂不做加强处理;再有就是进行后浇带施工,填注低强度混凝土,待二次施工时清除原有的混凝土,重新浇筑高强度混凝土。以使建筑结构结合更加紧密和牢靠,而且表面整洁光滑。在施工的过程中,质检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质量检验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使工程完美竣工。

结语

目前社会中,科学的发展,导致各种建筑施工技术的涌现,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是沉降问题,故此我们应该规范施工操作,绝对不可以随意改变任何的步骤,务必按照规范进行。同时要设计合理的尺寸和房屋架构的间距,以避免弯曲变形。配筋设置时,通过后浇带技术进行钢筋切割,一定要注意到整个架构的全局特点。并且为了建筑的持久性,无论多么完好的建筑工程,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浇筑养护,从而促使项目工程使用寿命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黄元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71,173.

[2]李庆文.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202-203.

[3]王付良.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