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分析

/ 2

手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分析

王晓艳罗敏林仁敬李帅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期间我处收取的56例高位肛瘘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A组合B组,每组患者28例,A组患者实施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患者实施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B组(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效果为:治愈26例(92.86%)、未治愈2例(7.14%),明显优于A组(切开挂线术)24例(84.71%)、4例(14.29%);治疗后B组肛门功能为(4.32±1.01)分、治愈时间为(12.21±2.16)d,明显优于A组(6.69±1.55)分、(15.71±2.96)d,两组患者比较后,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和优于切开挂线术均有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而前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后者,治疗后对改善高位肛瘘的功能、缩短治愈的时间、减少复发率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手术;高位肛瘘

肛瘘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主要病症是病情反复的发作、自愈性低,在其周围(直肠肛管)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脓肿,病情发作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水平,而本次研究中的高位肛瘘,目前在临床上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1],为进一步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将相关研究的材料作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期间我处收取的56例高位肛瘘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A组合B组,每组患者28例;A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2.3±1.2)岁;B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21.5±2.1)岁;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比较统计学意义不明显,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A组患者实施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患者实施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如:①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②对手术的位置常规消毒操作;③体位:保持侧卧位。

B组治疗方法:手术前通过指检和探针对患者管道的情况、位置、数量等进行初步的探查;切开支管和腔隙,将存在坏死的组织及壁管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清除,并对其全层进行缝合,注意:不留任何的死角;肛管主管半切,把存在于浅层外括约肌和肛管直肠环以下,肛周间隙的肛管,作放射状切口[2];对橡皮条(挂线材质)进行切割并对肛管直肠外的线保留;结扎内口切开后两边的黏膜瓣;以上操作完毕后,仔细的检查有无活动性的出血的情况发生;再次清除坏死的组织;手术完毕后,对患者应用抗生素药物进行预防感染的治疗;告知患者在2d内的排便进行控制,并对肛管直肠腔内的卫生环境进行保持;

A组治疗方法:在患者外括约肌深部以上的位置将挂线处理,然后将深部以下的肛管全部切开,并引流,其余的所有操作与B组治疗方法一致。

1.3观察指标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①所有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②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评分;③治愈时间。

治愈:经过手术治疗后,肛瘘症状完全消失,在手术中的创口完全恢复或愈合良好;无效:经过手术治疗后,肛瘘的症状未消失或缓解,在治疗中的创口未愈合或存在感染的情况发生,甚至肛瘘的症状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和分析,肛门功能和治愈时间全部使用?x±s表示,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均采用(%)表示,并实施t检验,以P<0.05为标准,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B组治疗效果为:治愈26例(92.86%)、未治愈2例(7.14%),明显优于A组24例(84.71%)、4例(14.29%),见表1。

3讨论

直肠肛管周围存在脓肿溃疡是引发高位肛瘘的主要原因,因为瘘管的形态结构较为复杂,对其治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患有反复性破溃的病症,而临床上高位肛瘘选用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发生肛瘘的复发、肛门括约肌再次发生损伤、肛门失禁等[3]。

临床上对高位肛瘘进行手术时,首先要对瘘管内的结构进行破坏,并对其内部存在的坏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只有清除彻底才是减少复发的根本,另外治疗中还有采取有效地措施预防肛门变形或肛门关闭异常以及大便失禁等术后并发症。目前在治疗高位肛瘘的方法还是切开挂线,手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瘘管的切除,而挂线具有保护肛门的作用,根据相关文献中记载,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和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切口挂线的治疗结果比较而言,前者的效果更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有效地缩短治愈的用时;②手术中能对肛门起到保护的作用,也就相对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③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以上阐述的特点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在治疗肛瘘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①复发率较高针对该种原因的应对措施是,在手术中找到内口和刚瘘管的位置,并对其内部的病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在手术中各种情况随时发生,如有时对内口的位置很难准确的判断;②支管的管理在手术中常常会遗漏对支管的护理,术后因为支管的问题导致患者的病情复发,因此治疗中采用有效地管理措施,也能减少复发率的发生。术后一定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瘘管外愈合的情况,因瘘管外口手术后愈合的时间要比内口愈合的时间短,很容易发生假性愈合[4]。患者因个体的差异、手术的方法、手术中出现的状况等各种因素决定治疗高位肛瘘的难度,也是术后不同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术前、术后对自身的原因及时的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并配合治疗,才能提高术后的治疗效果。而主治医生需要充分的了解,并洞察一切、把握准确的手术时机等,对纠正愈合不利、治疗的偏差的意义重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效果为:治愈26例(92.86%)、未治愈2例(7.14%),明显优于A组(切开挂线术)24例(84.71%)、4例(14.29%);治疗后B组肛门功能为(4.32±1.01)分、治愈时间为(12.21±2.16)d,明显优于A组(6.69±1.55)分、(15.71±2.96)d,两组患者比较后,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通过以上的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和优于切开挂线术均有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而前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后者,治疗后对改善高位肛瘘的功能、缩短治愈的时间、减少复发率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郭红伟.不同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73-174.

[2]陈军.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86-87.

[3]黄晨容.低位切开结合分次紧线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观察[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5,4(2):78-80.

[4]李峨,李国栋,王磊,等.量化传统挂线疗法对高位肛瘘术后肛门功能影响的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8):53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