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医药文化自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略论中医药文化自信

吴垚睿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等身处于文化主体中的各个客体,通过对具象的文化进行“认知,实践,反思,批判,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运动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而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国粹之一,以其特有的文化根基、千年来历经检验的真理性和源源不断更新壮大的传承者,成为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并具有重要当代价值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文化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文化自信;当代价值

自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1]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以来,在精准把握中国特色文化自信话语权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文化自信话语体系,在各学术界引发热切关注。中医药文化不仅是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精准把握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话语权的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从对文化自信、话语权的内涵与外延入手,着重探讨中医药文化内涵及在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自信间的关系,体现的特点、构成要素和基本表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医药文化的外延,以深化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1.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概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念”[2]。从本质上来讲,文化自信是一种坚定的、正确的、自觉的心理认同和文化心态。具体体现在文化发展和比较中,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能批判性的看待和继承自身文化,不仅对这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并对不同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拥抱态度,能全面并正确的认知自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3]

第一,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一)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4]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自信通过对主体文化的自觉地“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彰显文化主体在社会中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实践过程,逐步构建民族文化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思想价值资源和心理依托。

(二)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心理支撑

随着全球化进展的深入,积极参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各国,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均有着不可避免的的冲突与碰撞;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渗透,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的途径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我国文化主体地位和国民价值观念,造成思想上的多元化与文化自信的缺失。因此,面对世界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和强势文化的冲击、渗透,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问题,从而维护我国的文化的主权与安全,掌握文化上的话语权。以客观的态度审视自我,以积的姿态学习、待异质文化,既不固步自封,也不盲目崇拜,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异质文化中的精华,通过文化的认知、比较与反思,逐步掌握文化交流的主动权。

(三)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

如今,政治格局多极化、文化信息多元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1990年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软实力》一文,首次将国家的综合国力划分为两种,一是由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资源实力构成的“硬实力”;二是具有无限张力的动力力量,“软实力”。其中包括了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国民凝聚力等,也就是指通过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同化力来影响、说服别人认同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从而获得一种理想的预期效果的能力的“软实力”。[5]

第二,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医药学术创新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医药行业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彰显形象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增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来认识和把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6]

(一)中医药文化内涵中包含的三大关系[7]

首先,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具体体现;不仅充分体现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又彰显了其独特的自身特色。

其次,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事业“互根互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引领和促进。

再次,中医药文化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中医药文化本身是多层次,多形态、广范围的概念,包含诸多要素;如何有效地整合与梳理这些要素,是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点。

(二)中医药文化内涵应体现五大特点[7]

1、中医药文化的广泛性,即中医药文化包括了中医药相关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2、中医药文化的基础性,即中医药文化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基础性作用,是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根基和灵魂。

3、中医药文化的特殊性,即中医药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文化,它既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文化,又与其他外来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

4、中医药文化的普世性,从“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均体现中医文化“化”人的功能。

5、中医药文化的时代性,即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性。

2、小结

在今世界的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环境中,任何想持续发展的文化,都不能局囿于自己固有的环境。中医药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和谐、包容精神的文化,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培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扩大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体现出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起到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通过建立中医药文化国际话语体系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如何增强全球各个地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继而发挥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等都是中医药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下中医药文化研究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7.02.

[2]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

[3]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2012,(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1992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N].中国中医药报,2011-12-29(3).

[7]胡真,王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杂志,2013,2(54-3).

作者简介:吴垚睿(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