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浅析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

程博

鹤岗市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154100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矿开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煤矿开采企业必须要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优化通风系统,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提升煤矿通风系统的设计水平,以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本文就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煤矿通风;通风系统;稳定性;安全问题

作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安全保障,煤矿通风系统不仅能够提升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还能保障井下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进行通风系统设计时,要结合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保障煤矿通风系统的价值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

首先,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开采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比如:煤尘、瓦斯等安全事故。在对这些安全事故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发现这些事故出现的原因与通风系统故障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因此,煤矿开采单位要提升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另外,在进行煤矿通风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要选择符合根据煤矿煤层自然、瓦斯储存条件、温度等一系列因素选择煤矿通风设备,以提升煤矿通风设备选择的合理性,在进行回风井和风井设置时,要根据煤矿开采区域的环境情况,优化现有的风流线路。

其次,在进行煤矿开采时,设计人员根据煤矿周围的环境因素设计通风系统,满足煤矿开采时对风量的要求,减少煤矿中的热源,避免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自然等安全事故。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设置可靠、稳定的通风系统数值,保障通风系统能满足人们对井下通风量的需求,符合井下通风的相关规定。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要保障通风系统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清洁风量,减少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进行通风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奥充分考虑经济因素,既要满足井下生产对通风量的需求,还要满足煤矿开采对经济性的要求,避免煤矿井下出现矿尘浓度过高等问题,提升风向、风量控制的水平,以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再次,在进行煤矿开采时,采矿活动也会改变煤矿井下巷道内部出现老化等问题,如果通风设备出现老化的情况,那么主通风系统就会出现突变,甚至严重的还会出现停转等情况,给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严重的影响。

最后,作为一种动态的随机系统,煤矿通风系统的网络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时都可能出现变化。因此,在进行煤矿开采时,开采作业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另外,煤矿井下延伸建筑和通风构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到通风系统网络,影响风量分配、瓦斯浓度等因素。

二、煤矿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在进行煤矿开采通风管理时,煤矿企业要保障煤矿网络中各个分支通风系统的风量,保障通风系统各个风地的数量和质量。在进行通风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加大对分支风量、分支风流风向设计的重视,根据通风系统风阻变化调整分支风量,以保障井下各个分支的风量能达到煤矿开采的要求。在煤矿通风系统的风阻出现变化时,普通分支风量大小会发生变化,但是角联风量大小发生变化的同时,风流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在井下用风地点风量符合风量要求,且条件保持不变时,则通风系统状况可以认为是比较稳定的。

井下通风系统为巷道构成的复杂系统,通过图理论,可把通风系统描述一个由点、线和属性组成的系统,称之为通风网络。因为不少煤矿开采条件比较复杂,且地质构造复杂,瓦斯涌出量变化比较大,加上通风构筑物和巷道构筑物变化,致使通风系统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一般情况下,大型煤矿通风系统网络节点多达千个,网络分支千条,而角联分支占总分支的比例在15%~45%之间,而煤矿涵道长度在50km~200km之间,用风地线通常在15~40个之间。由于通风系统输入参数手煤矿生产条件的影响比较大,使得运行状态不稳定,比如供电网电压波动可造成风机不稳定,系统的风量和工作风压可受到影响;二是巷道高冒、坍塌和矿井火灾事故;三是系统活塞风俗等均可影响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三、确保煤矿通风系统安全与稳定性的措施

在上文中,笔者分析了煤矿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问题,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应结合各种资源系统保障煤矿的生产安全,提出有效的保障措施,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煤矿安全生产需控制环境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一)煤矿通风系统安全稳定中的人为因素

煤矿通风系统由人控制,由于危险物状态为控制管理依据。而人为因素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的思想、能力和动力等方面。因此,这就要求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强化员工自保与互保观念。

(1)安排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政策。在煤矿生产中,构架安全有效和抽采达标的通风系统,加强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完善煤矿安全事故救援体系,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

(2)为井下采煤创造良好的通风防灾环境,建立通风安全系统,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3)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搞好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采用技能培训模块化方式,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一线员工在复杂井下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4)加强员工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教育,提升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密切关注员工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从而使员工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控制中的环境因素

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控制中的环境因素,是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包括爆炸隐患、火灾隐患,以及危险大气环境、“软硬”环境等。在安全控制过程中,环境因素既是动态的,也是定量的。控制通风安全控制中的环境因素,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煤矿通风系统管理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加强预报预测,采取必要的、行之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2)积极进行煤矿瓦斯隐患的综合治理。同时,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包括通风机管理,确保矿井具有足够的通风量。建立和完善矿井防尘系统,做到有巷有管,有管有水。对于瓦斯突出、高瓦斯矿井,则建立完善的瓦斯抽放系统,设置专门的通风巷。

(3)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监测水平。配置足够设备,加强瓦斯、温度和粉尘等参数监测,获取实时检测数据,并设立专门的瓦素监测人员,全方位监测井下工作环境,如果发现问题,则作出及时处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通风管理非常重要,不仅能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还能提升煤矿开采的效率。因此,在进行通风系统设计时,不仅要保障系统运行的效果,还要减少认为和环境因素对通风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提升煤矿生产建设的水平,以满足人们对煤矿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杜永志.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95-96.

[2]史栋栋.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检测与优化研究[J].科技展望,2017(4).

[3]伍春檑.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问题及稳定性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8(9):71-71.

[4]张峰光.煤矿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