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梁淑娥

梁淑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高级中学165000

摘要: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语文教学是一门独特的教学艺术。本文重在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力图在正视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被忽视的现实基础上,以客观的角度,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高中语文教学倡导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问题策略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语文教育理念走入误区,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应试教育只重分数,忽视人格培养和道德发展,更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脱离了自我需要,脱离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造成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语文的美感,体会不到学语文的乐趣。

2.语文课程安排欠缺合理性,人文思想流失严重。

语文这门学科在高中阶段尽管课时并不少,但内容主要被语言、文法、修辞等“理性”内容和八股式写作技巧的枯燥训练所占据。学生被框在课堂里,框在语文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了生活实践。

3.语文教学严重唯科学化,课堂失去人文光彩。

深入到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唯科学化早已深深地根植于有些教师的教学意识当中,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一言以蔽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唯科学化倾向已经表现得越来越严重。

4.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人文精神培养发生偏差。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育主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考分的高低,只要成绩好,考分高,其它的一切都掩盖了。其结果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执教,也影响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标准化的评判和单一的追分倾向,把鲜活灵动的青少年变成了刻板单调的‘平面人’,平庸浅俗的功利教学舍弃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变成了简单的劳动力教育、工具教育。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1.更新语文教育理念,凸显人文精神。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行为,而且对教师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在大力倡导人文教育的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尽快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符合人文教育的先进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人文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

2.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闪耀人文思想光辉。

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渗透”,它往往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涵养人的美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认识,规范人的行为。因此,要加强高中语文人文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让人文思想在语文课堂闪光,就要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

(1)优化语文教学手段

现代语文教育要求教师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借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先进的技术为语文所用,把大自然、把社会生活、把艺术搬进课堂,让现代化为学生学语文插上翅膀。语文教学改革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

(2)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人文教育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强调知识体系的传播,而注意情感充实、情意加深和兴趣培养,强调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民主、开放的氛围中纵横驰骋,把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心灵与心灵碰撞出鲜活的思想、智慧的火花。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是加强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3.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固然主要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但同时教师的人文素养程度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学生,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每一堂课,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或其他内容的教学,都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必须凸显高中语文学科内的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能精彩,学生的精神思想才会更丰富,心灵才会更充实,目光才会更敏锐。借助人文教育,学生将学会更真切地关注人类、关注世界、关注历史、关注人类永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尤新潮建立新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保证[J].语文学刊.

[2]赵志伟高中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