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防肺栓塞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防肺栓塞的护理

胡蓉

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200

摘要:目的研究对于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预防肺栓塞的护理。方法筛选2017年1月15日~2018年11月15日来我院骨科治疗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20例,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给患者实施患肢制动以及卧床休息等防止肺栓塞发生的护理措施,同时进行基础的护理。最后统计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回顾分析得知所选取的120例研究对象实施预防肺栓塞护理后,出现肺栓塞的有4例,发生率为3.33%。结论肺栓塞在血栓患者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医治其致死率高达93%,如果对血栓的患者做好有效的预防护理,将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血栓患者发生肺栓塞的概率,即使发生肺栓塞也能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同时也能提高病人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简称DVT)发生率比较高的为骨科中的患者。严重的情况栓子会发生脱落形成肺栓塞(简称PTE),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1]。其致死率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肿瘤。由于肺栓塞具有个体差异性以及复杂性,DVT患者中仍会出现肺栓塞的现象。本文对预防DVT患者中出现肺栓塞进行研究分析。

1基础资料和诊断方法

1.1基础资料

筛选2017年1月15日~2018年11月15日来我院骨科治疗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20例,男80例,女40例;年龄18~87岁,平均(53.34±3.47)岁,病程7~178天,平均(79.87±8.74)天;骨折种类有:下肢创伤患者85例,非创的患者有30例;将研究对象实施低分子肝素抗凝、祛集以及溶栓等14天治疗。治疗中通过超声检查出现致死性的肺栓塞患者4例,发生的时机为:1例排便中发生,2例室内运动中发生,1例检查后回病房途中发生。4例肺栓塞患者中死亡1例。

1.2诊断方法

研究对象均使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超声判断标准①急性血栓为0~14天发生,表现为低回声或者无回声,静脉较之前变粗,患者管腔有血栓漂浮且不能压瘪,当静脉还没有完全发生阻塞时,通过超声检测血栓段,有血流信号,当静脉完全阻塞时,检测不到血流信号。②亚急性血栓发生时间为15~30天,静脉血栓通过超声检测出现回声增强以及管径变小等现象,侧支的血流循环非常明显。③慢性血栓发生时间为30天以上,表现为静脉管壁厚度增加,静脉血栓中检测到中强回声或在患者的静脉腔内通过超声检测到纤维条索现象,且静脉瓣发生损坏出现血液反流现象。

1.3预防护理

肺栓塞预防:让120例研究对象均进行卧床休息,并把患者的患肢抬高25°左右进行固定,促进患者的筋脉血液回流,降低患肢的肿胀程度,同时也能很好的预防患者下腔的静脉血栓发生脱落。采用心电进行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给予低流量持续性的吸氧,30分钟进行巡视一次[2]。随时关注患者的患肢情况,包括:患肢皮肤的色泽和足背的动脉搏动频率以及皮肤温度等情况,也要随时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每天对患肢进行周径测量病做好记录。每次巡视病房时对患者的意识变化也要随时观察,并询问患者是否有憋气、咳嗽、胸闷、咯血、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的一些症状。

肺栓塞患者的护理操作:本次120例研究对象中出现4例肺栓塞患者,这4例患者均出现咯血和胸闷以及气促等现象,通过X光检测,确诊为PTE。首先给肺栓塞患者半坐卧位进行休息,吸氧和心电监护等操作。随时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准备好吸痰的机器。告知家属不要给患者进行热敷以及按摩等操作,以防止腹压增加出现咳嗽等现象,预防下肢血栓进一步脱落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叮嘱患者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并且卧床休息时动作要轻且缓,不能有大幅度的动作,以防体位发生改变。患者卧床期间协助患者在床上刷牙、会阴冲洗等日常生活护理,床位悬挂护理方案和护嘱单。护理人员定时进行巡房查看,做好记录,帮助患者解决所需。定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以免出现压疮。

2结果

所选取的120例DVT患者,患者病情缓解后出院血栓情况不明有30例,出现肺栓塞的有4例患者,1例肺栓塞患者死亡,3例通过抢救有效现已痊愈。

3讨论

深静脉发生血栓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大多数发生在患者的下肢部位,也有少数发生在患者的下腔筋脉处。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一旦发生大范围的肺栓塞,急救成功的几率就将下降,所以临床上预防护理工作重中之重,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致死率,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卧床休息的时候抬高患肢是为了防止PTE的前提[3]。由于患者意识不到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以及不适应在床上大小便等,导致依从性不是很好,所以护士要时刻监督以及叮嘱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并给患者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以及下床运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从而加强患者的卧床意识,提升配合度。指导家属禁止给患者热敷和按摩是为了防止腹压增加导致患者出现大笑或者咳嗽等现象,也是防止肺栓塞发生的关键。这些注意事项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就应该告知,以备后续的顺利治疗。一旦发生肺栓塞,就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做好急救的各方面准备,以备不时之需,与此同时,低流量的吸氧以及心电监护也要时刻关注,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治疗中给患者进行溶栓,是为了防止血栓的继续,帮助患者建立侧支循环,且治疗已经形成的PTE。此次试验120例患者都进行了抗凝和溶栓治疗,如果患者的机体出现低凝现象,则非常容易出现皮下出血以及内出血现象。所以护理人员也要时刻检测凝血常规等,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抗凝和溶栓的剂量。综上所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出现肺栓塞的护理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胡慈贞,王莹,张弛,等.浅谈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8):7512-7513.

[2]丁玉皎.2种不同护理方案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比较[J].心理医生,2016,22(18):226-227.

[3]尚彩立,石玉萍.骨科围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