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与弥可保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凯时与弥可保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晓梅张大勃

张晓梅张大勃(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医院0486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066-02

【摘要】目的观察凯时(前列腺素E1)与弥可保(甲钴胺)大剂量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02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4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单用弥可保1500μg,加于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静点,连用2周;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凯时20μg于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静点,共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5.8%,明显高于对照组54.2%(P<0.05)。结论凯时与弥可保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弥可保凯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患糖尿病的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全国已有24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40岁以上的又占绝大多数。此外,糖尿病所引起的失明,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下肢坏疽,分别是正常人的25、17、2-3、20-30倍[1],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流行性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型和2型糖尿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病情况一致。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受累部位不同,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但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复杂,有多种病理因素参加,作用于多个环节,因而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单独用药取得的临床疗效不能令人满意。我院应用凯时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102例中选取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48人(均符合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进行观察。治疗组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67.4岁,病程6~27年。对照组24例,男22例,女2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9.9岁,病程8~22年。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以下临床症状:(1)有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偶有蚁走感、热灼感;(2)四肢浅感觉减退,尤以双下肢为甚;(3)排除其它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所有病例均给予科学运动、饮食控制、降血糖等综合治疗,血糖控制在空腹<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

1.2方法对照组24例,单用弥可保(甲钴胺,由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1500μg(常规量500μg)加于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静点,连用2周;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凯时(前列腺素E1,由北京泰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μg(常规量5~10μg)于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静点,共2周。全部病例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晨起空腹血糖、血生化、肝肾功能、血常规,记录症状(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及体征(腱反射、深浅反射)。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跟膝腱反射明显好转、恢复,或深浅感觉完全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改善,跟膝腱反射有所好转,深浅感觉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减轻,腱反射、深浅感觉无改善。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两组未见不良反应。

表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由于研究方法和诊断标准不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同,从5%到95%均有报告,年老者发病率比年轻人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涉及面广,可累及一条或多条神经,可损害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DPN的病理生理改变以阶段性脱髓鞘为主,轴索再生能力受损。糖代谢对神经系统非常重要,神经元的能量的获得依赖葡萄糖,因此糖尿病时出现的糖代谢紊乱必将影响神经系统①。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尚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但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与有效治疗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大量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血管损害导致的神经营养障碍与代谢异常在DPN发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临床中针对发病机制,应用弥可保,通过甲基化功能参与体内甲基转移作用,刺激神经内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索的再生[3]来治疗DPN。

凯时为脂微球载体制剂的PGE1注射液,PGE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强大血管扩张剂,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促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浓度增加,激活依赖cAMP的一系列蛋白激酶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的血流灌注,从而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缺血缺氧状况。凯时因其用脂微球载体包裹了PGE1而使本药具有了靶向性。当凯时注人血管后,其脂微球沿正常的血管内膜滑动,当遇到病变狭窄的血管时,脂微球就大量聚集于此,释放出PGE1,这样不仅减少了PGE1在肺内的的失活,而且使PGE1靶向性地作用于病变血管,靶向扩张病变及痉挛血管,增加神经微血管的血液供应,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红细胞变形,使僵硬的红细胞易于通过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的缺血缺氧,促进神经纤维恢复;此外,高血糖使多元醇通路代谢亢进,导致山梨醇在细胞内蓄积,Na+-K+-ATP酶活性下降,从而末梢神经的肌醇摄取下降等代谢因素在糖尿病神经损害发病中起一定作用[3]。而凯时增加神经细胞内的环磷腺苷含量,提高Na+-K+-ATP酶活性和肌醇含量,进而增加神经内膜血流量,改善神经营养和轴浆运输,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另外凯时利用脂微球载体在体内的特异性分布,克服了在肺中部分失活,局部血管刺激、引起静脉炎的缺点,使药物更好地聚于炎症病灶及血管,提高了PGE1的疗效,减少了使用剂量,静脉用药无刺激[2]。本组2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故凯时注射液是治疗DPN有效且安全的药物。与以往前列腺素E1制剂相比减少了用药剂量,且临床效果较肯定。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对照组显效率12.5%,有效率41.7%,总有效率54.2%,效果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联合凯时治疗组,患者显效率达79.2%,有效率16.6%,总有效率95.8%,较对照组单用弥可保疗效显著提高(P<0.05),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凯时与弥可保联合应用,从血管性缺血缺氧与代谢障碍两方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明显提高,值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妍,张俊清.糖尿病的防治.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71.

[2]黄珍萍,林碧,黄忠,等.前列地尔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4):211.

[3]胡仁明.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