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管理与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建筑施工管理与风险管理

夏国林任夏玲李钢

浙江省装饰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3

摘要:本文主要谈论建筑施工管理的意义及交付模式,风险管理的模式以及如何加强施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措施,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管理,也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风险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使得项目管理不善,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处理得不尽人意,尤其是工程施工后期,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既影响了工期,也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为此工程施工中加强施工管理及风险管理水平是相当重要,本文就此话题展开分析。

1、施工管理意义及交付模式

施工管理的交付模式作为一种合同结构可以使业主不需要另行任命总包商。业主与分包商直接签订合同,同时聘请一家施工管理公司代表其进行工程的控制和管理。施工管理方作为业主人员的补充管理项目施工方面的事宜,但不承担施工风险。在这种交付模式下,施工管理方作为业主代表管理各个专业分包工程。

工程承包合同一般分为多个“主要承包合同”,根据主要分类有结构、机械、电力、排水和消防、外墙系统、装修等合同。各专业分包商再将工程分至供应商和分包商,如混凝土供应、钢结构安装、屋面等。施工管理方通过对整个工程的管理和协调,取代了总包商的位置。而它与业主的合同通常采用“成本加利润”的方式,即项目人员配置的实际成本,加上施工管理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利润)。

由于这种模式一般由业主委托的施工管理方采取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的快速施工方法,即伴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每完成一部分设计就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该部分工程的施工发包出去,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

2、施工管理与业主的利益关系

施工管理方与业主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作为业主的延伸,直接替业主协调设计方、采购方和主要专业分包商。与此同时,业主又与各分包商直接签订合同。一方面,不需要过度依赖单个实体或承包商,由此业主预期的整改风险被分散了;另一方面,成本和采购实现了透明化,业主能参与到项目的所有阶段。从建设资金来说,由于业主不需要雇佣总承包商,所以省下了总承包商的利润,使项目交付的成本更低。

3、施工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3.1、技术质量难题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极易产生问题。

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势必增加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各种问题。

3.2、施工管理难题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4、施工风险背景分析

对业主而言,施工管理保证了业主的参与度与项目的透明化,但同时业主也必须承担所有分包商不能抵消的风险,比如业主需承担所有成本超支和工期延误的风险;所有与政府部门协调的风险及承包商的设备和系统安装是否正确的风险。而对于施工管理方来说,虽然其财政风险被限制在了一定高度,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公司声誉。要在业内获得良好的施工管理口碑,就必须采用一套优化高效的方法,尽一切全力确保交付的项目符合业主任务书。

5、风险施工管理技术

国际上还有一种施工管理的交付模式即风险施工管理,这是施工管理服务的另一种合同方式,即根据业主的项目任务书,服务方为项目的施工管理服务提出最高封顶价,或者多数情况下,与业主协商共同制定出一个最高价。服务方保证项目所有的成本将不超过所承诺的最高合同总价(GMP)。当交付时,项目费用小于GMP时,节余部分归业主,但通常为了激励施工管理方,业主会对节余部分做一定比例的提成给服务方;但如果GMP超支,那么多余的部分就由施工管理方来支付。对业主而言,这种合同方式把业主的财政风险转移给了施工管理方,并能获得分包节省的成本;服务方控制整个项目,单方面承担在时间、成本、安全和质量方面的责任。

但是,责任与利益是并存的。在该合同下,业主需要雇佣工料测量师审核GMP以核实各分包成本;业主高度依赖单个承包商,因此选择财政实力和资力相当的管理方至关重要。就管理方来说,不但要承担成本超支的风险外,还要承担因项目延迟所造成延期赔偿或罚款的风险,以及所有与时间相关的风险,如采购延迟等。管理方必须确保所有的建造和工艺流程服务符合业主所认可的设计标准,并保证所有设备安装正确,并且营运正常。

6、加强施工管理及风险措施

6.1、严于自律,态度端正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6.2、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管理、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管理人员的目标责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6.3、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1)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2)管理协调: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3)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4)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5)组织协调: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6.4、提高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