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备考复习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初中数学备考复习策略研究

张如碧

——“引导——探究”模式在数学备考复习中的应用

张如碧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中学529000

摘要:数学“引导——探究”模式是围绕“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展开,采用以问题为驱动力,引起学生研究、思考,从而自主构建知识、能力,最终实现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进行。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创设实践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如何引导研究问题,组织探索、交流;如何在中考备考复习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引导探究,解决问题,总结知识经验并拓展应用”。

关键词:问题解决实践引导探索合作交流备考复习策略

一、问题提出

在数学中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探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教师常常在备考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没有随着学习时间和练习量的增多而有所提升。反思我们的教学策略,不难发现,我们太注重教学生解答现成的题目,不够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引导——探究”模式在数学备考复习中的策略

1.“引导——探究”学习的特点。(1)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学习主体通过和学习客体间的交互作用——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非常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探究过程中、在交互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2)“引导——探究”模式重视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它强调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体验上升为科学结论,从中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引导——探究”模式是一种在学生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1)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征,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起点,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动学生主动探索。这是体现教师有效引导的最初阶段。(2)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力争做到:新知让学生主动探索,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学,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寻找,结论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3)因材施教,构建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课本上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为达到这一要求,不能采取统一模式的探究活动,可以独立探究,可以小组合作探究。但不论什么形式的探究,教师都必须把握好引导上的“度”的问题。

3.“引导——探究”模式在复习备考课上的实施。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操作程序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交流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深化——拓展反思”为主线,强化学生感性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构建教师导,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的教学程序。

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复习课的任务是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并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1)巧设开放性问题,感悟条件生成。先给出基础图形,引领学生自主思考可涉及的知识点,自主编题,进而感悟条件生成,经历生成问题——探究的过程。(2)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强调动眼、动手、动口、动脑,重视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的复习课,以探索研究方式比单纯的知识点罗列有效,还可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三、对部分学习困难生在探究过程中显得“吃力”提出一些建议

1.教师应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过“基础关”,如基本计算和基本知识点、考点。

2.教师应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学会阅读。阅读不仅是语文课上的事,数学也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题意。

3.教师要为学习困难生量身定“造”,设计一些合适的题目及学习方式。教师应时时关注与鼓励,帮助学困生设定可实现的学习期望值,帮助学困生寻求适宜其发展的学习方式。

4.教师要努力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情,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武红梅《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民族教育,2002,(2)。

[2]周爱仲《要重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教育,2001,(24)。

[3]霍益萍《对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4。

[4]钱宏达《谈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1,2。

[5]王旭海《关于提高中考数学复习效率的几点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