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王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王浩

王浩

身份证号码:32038119890401****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社会的经济不断进步,随之而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自身居住的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对住房质量还是居住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逐渐注重工程质量。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一定的历史,行业内的工作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理论,提出有效地施工方案。以下笔者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点,对当前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对建筑行业有所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施工要点;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及其特点概述

大体积与普通的混凝土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体积不同,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就是体积相对较大,及时是最小的断面尺寸也大于一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妥当的措施处理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差值,内外温度差主要有水化产热引起的,排除温度的影响因素之后还要控制裂缝的宽度。

实际的施工特点主要如下:第一点:大体积混凝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较大,浇注时会瞬间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这些热量全部积聚在混凝土的内部,很难释放出来,这样混凝土的内外部就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差,温差感应力由此就产生了。第二点: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施工性能较高,是施工过程中一定不要留下施工缝隙,如果一旦有缝隙出现就需要连续进行浇注。这种混凝土近年来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用十分普遍,主要能够构成高层建筑的箱型、板层及桩基基础等,是主要的承重结构。

2施工要点简介

上文笔者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施工工艺进行简介,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一定要遵循相应的设计标准流程、符合工艺生产的基本要求。施工时需要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设施相应的水平施工,这种设置也要有据可续,浇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管控温度裂缝的实际要求,采用一些固定的手段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能力,便于绑扎钢筋,上述的几个重要步骤都要遵循标准的施工规范。现如今我国施工中主要会选用钢模板、木模板或者是钢木模板三者之一进行操做。其中钢模板的保温性能相对较差,因为一般选用木模板进行保温的施工,也是一种常用的保温材料。施工之前,大体积混凝土一定要提前进行验算工作,确定浇注板块的感应温度、收缩力度及控制温度,由此确定浇注提及的升温最大值,控制好内外的温度差及降温的速度,这样才能够预先设定好有效地温度控制方案。大体积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温控指标包括温度的最大峰值、内外温度差、降温速度等几个重要的因素。常用的温控技术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第一点,合理选择科学的混凝土材料。第二点,大体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做好降温步骤。第三点,保温工作的实施,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温度变化适当的做好保温工作。第四点,测量温度的实际变化。上述的几个重要步骤都能够降低出现裂缝的情况,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收缩现象的发生,大大的提高了工程建筑质量。

3重要的施工技术流程简介

3.1合理调配混凝土的比例

3.1.1前期准备材料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跟普通的混凝土一样,在实际施工之前都需要进行配置,一般施工人员会选择水化热较低或者中热度的水泥进行操做,常用的有粉煤灰水泥,这种水泥不易结块,而且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标准,材料本身具有质量保证及合格检验单。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调配使通常会选用骨料,这种材料占据了总混凝土体制的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八十三,骨料在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选取岩石含量较低、清洁、膨胀系数低、配比良好的材料。其中要保证砂子的含量低于百分之三,石子的含量更低,一定要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内。粉煤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代替了水泥这项材料,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材料及易于操作,这样能够加快施工技术的应用,同时也能够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量。当粉煤灰的细度与水泥颗粒的细度差不多、含硫量地下、含少量碱性,都可以将其混合在混凝土之内,但是要注重保持掺量控制在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之内。混合时使用的水要为纯净水,保证水中不含有害物质,这样在掺用其他的外加剂时,就需要遵循原本的设计方案及流程规范,这样就能够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使用外加剂时也要保证具有质量保证书、复查检验单、标准配置量等。

3.1.2大体积混凝土配置时的比例简介

当大体积的混凝土抢去超过C20时,此时申请得到有关部门同意后,就以混凝土保存60天后的强度作为根本依据评定强度,实际工程验收工作需要结合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方案设计。只有综合多种不同的因素才能够降低水化温度产生的影响,减少温度产生的压力,这样还能够保证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材料配比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强度的标准性,增强施工的持久力才能够更好地符合工艺的施工特点,合理的选用施工材料不大能够降低使用水泥的数量,还能够保证混凝土的绝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裂缝现象主要采用温控技术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配比时也要遵循事先的标准实际规范,满足工艺施工要求后减少水泥的施工用量,这样才能够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进而减少养护工作中得费用问题。

3.2浇注及养护工作简介

3.2.1混凝土的浇筑

常用的浇注技术主要有分层连续浇注及推移连续浇注两种主要的施工形式,施工过程中确保不要留下任何缝隙,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操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表面的摊铺厚度要根据振捣器的不同作用及混凝土的特性决定。第二点,上述两种浇筑的方法在实际施工中,最好控制施工的时间,缩短不同层次间的施工过程。浇注时间过长时会大大影响施工质量。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的混凝土工程是这样的:工程量大、浇筑面积大、一次连续浇筑层的厚度不大、浇筑能力不足。分层连续浇筑法在现阶段应用最广,它便于振捣,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可以利用混凝土的层面散热,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的温升。在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对水平施工缝进行处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第一,对建筑表面浮浆、软弱的混凝土层和松动的石子进行清除,均匀漏出粗骨料;第二,在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前,用压力水冲洗表面污物,使湿润,但不能有积水;第三,对于非泵送和低流动度的混凝土,在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采取接浆的方法。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为保证浇筑质量,要及时清理表面泌水。由于泵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泌水现象严重,如果不及时清除,会降低混凝土质量。

3.2.2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按照温控技术的要求保温养护,要遵循以下规定:第一,进行保温养护,要使浇筑块体的内湾温差和降温速度达到温控指标的要求;第二,要根据温度应力确定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不能少于15天;第三,保存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如果混凝土浇筑后一个小时内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以采取二次亚光或者二次浇灌层的方法进行处理。塑料薄膜、草袋锯末都可以作为保温的材料,覆盖混凝土以及模板,在温度较低的季节要搭设挡风保温棚,计算覆盖层的厚度时要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常海林.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6(1).

[2]杨晓红.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门窗,2016(4):83-83.

[3]盛久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J].四川水泥,2016(12):176-176.

[4]董姗姗.关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4):133-133.

[5]杨辉.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24):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