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梁桂芸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蒙山供电分公司广西蒙山5467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快速稳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当下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也同时存在,贫富差距大,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提出“精准扶贫”。并且党的十九大明确了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虽然现在精准扶贫理论体系全面形成,需要帮助的对象、目标的到进一步细化,实施方式也日益完善,但是实践中仍存在贫困户识别难、缺少系统性规划和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等问题,继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领导地位和能动作用,保证效果的持续性成为当前应予以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就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思考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思考,建议

引言

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就是精准发力、精准制导。过去扶贫方式是大水漫灌,现在要精准滴灌,哪里有需要就要给哪里浇水,需求大的地方多浇水,需求少的地方少浇水。精准扶贫,首先要确定扶贫对象,这是前提和基础。精准扶贫工作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适宜的进行扶贫工作,精准扶贫工作要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方子治百病”,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持续的措施脱贫。

一、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地方政府在脱贫攻坚中已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了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提升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但是在当前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中还存在下列问题:

1、对精准扶贫标准化普遍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在精准扶贫中虽然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标准化理念和方法,但对标准化的知识还不甚了解,将精准扶贫和标准化有机融合的认识还不到位,不能把标准化工作与扶贫有机融合起来。一些地方在精准扶贫中制定了大量的制度文件,但缺乏标准化的支撑,缺乏操作性。一些地方虽然对精准扶贫和标准化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未能为标准化助推精准扶贫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政策支持,没有形成标准化与扶贫结合的机制。

2、精准扶贫标准体系与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极其不匹配。精准扶贫工作任务重、覆盖领域广、要求标准高,但适应其需求的标准体系并不完善,范围窄、数量少、比较凌乱,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益。一些地方虽有少量标准,但仅集中在产业扶贫领域,且未形成系统完整的标准体系。扶贫对象识别、扶贫保障、扶贫成效评价和脱贫退出等方面的标准数量极少,部分领域甚至是标准"真空"地带。

3、精准扶贫标准化人才严重匮乏。部分贫困地区标准化机构人员配备力量不足,行业主管部门没有专职标准化工作人员,没有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越往基层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标准化人才越是缺乏,懂标准化的精准扶贫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不能满足当前扶贫标准化工作的需要。

4、质检系统内部还未形成合力。标准化助力扶贫应该是工作的开始,应该以标准化工作为切入点,实施标准化后,应该跟进地理标志保护、品牌评价、有机产品认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才能发挥出质监系统整体优势,实现扶贫工作效果的优化。

二、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1、建立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精准扶贫标准化技术队伍。组建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推进小组,负责研究确定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总体思路,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各个事宜,确定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二是建立精准扶贫标准化人才队伍。整合管理、技术、金融等各方面人才力量,为重点标准制定以及各地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相关各地牵头建立各地人才队伍。三是建立宣传推广机制。总结好各地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的经验,调动各类媒介的力量,加大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及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对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的认识。

2、认定精准贫困户,精准帮扶。根据每户的综合健康、教育、住房等情况,由农户提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讨论评定,村委会进行审查公示,乡政府进行审核公示、市政府进行审定公告,最终确认精准贫困户。在认定精准贫困户后,党委、政府要安排干部结队定人帮扶,我们的干部和贫困户一起找准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因病、因灾,还是缺乏劳动力、技术,还是因为学生上学或者其他原因等等,根据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帮扶,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方法,做到“看病下药,因人施策、辩证施治”。对没有被认定为精准贫困户的,党委、政府和干部一样要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一个人掉队。针对很多扶贫项目要做到资源共享,不能只供贫困户用,而别的人不能用,这样就有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旨思想,对发展生产积极性高的,不管是不是精准贫困户,我们都要积极的去帮助和支持。

3、建立档案,动态管理贫困户。要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对贫困户建立档案,并且定期对已经建立档案的贫困户进行再次复核,对不符合贫困标准,不应纳入的,要坚决清退;对符合贫困标准而又前期没有纳入进精准贫困户名单的,要立即纳入名单;对群众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解释,公开评议,做到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

评议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干部不能徇私舞弊,私下确定,也不能听任群众打人情分,该纳入的,干部要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后纳入。越穷的人,往往人际关系越差。要走群众路线,但要避免陷入群众尾巴主义,要民主,也要集中,干部此时要有担当有魄力。一定要经得起考验,要公正公道,不徇私舞弊。

4、各级干部要主动作为,积极主动开展帮扶工作。群众有疑问的,我们要及时解答,不能稀里糊涂。上级部门安排扶贫任务,明确责任人,责任人就要积极联系帮扶,要根据精准贫困户的不同的导致贫困的原因和需求,根据每户贫困户不同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措施。责任干部要积极主动去完成任务,不能等着上级给安排任务,自己无所作为,要积极打通精准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切记不能在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玩文字游戏,要千方百计的让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5、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改变命运的关键是自己。帮扶工作不是只为群众送钱送东西就可以让其摆脱贫困,而是要让其从内在的技能和思想发生改变,才是脱贫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要对贫困户加强教育工作,请专家授课培训、请做得好的一对一指导、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提高他们勤劳致富的技能,提升他们自己的创造财富的能力。引导群众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盘活闲置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加强改良,不断发展、巩固、提高,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并且还可以在此基础,因地适宜发展其他的项目。

三、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精准扶贫标准化的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减轻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是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保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一定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庸俗化的理解帮扶工作就是送钱送东西,而是要从本质上提高农民的思想和技术水平,激发农民的创造力,靠自己的双手赚钱,让腰包鼓起来,摆脱贫困。各级干部对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资源、更好的知识教育、更大的资金支持,帮助其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的进行创造,发展经济,才是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的关键,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效举措,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玥,曹艳娇;加强精准扶贫的若干思考和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6(19)

[2]武超雄;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山西农经》,2018(1)

[3]宋栋国;以标准化建设推进山西省精准扶贫工作[J],《大众标准化》,2017(7):43-45

[4]陈华,张建文;聚焦农业标准化助力精准扶贫[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6(8):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