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润泽童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传承经典,润泽童心

王翠娟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沟上完全小学265400

祖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汇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闪耀着东方文明的智慧光芒。习总书记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校也深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学校在推进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主要有:

一、纲要引领,立德树人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中对传统文化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高尚情操,实现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学校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但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育人。优秀的学校文化总是如春风细雨般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地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成长、发展。经过千百年思想精粹、价值取向与我校“以德育人,精心做事,打造最美乡村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有利于焕发师生精神,积淀办学底蕴,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把学校建成师生共同分享的精神家园。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每一个学生在经典的名篇佳句中受到熏染、得到教益、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塑造人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精心编选,继承发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在传统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精选内容,尽量选用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的文质兼美的名篇佳段。还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选读:低年级学习诵读《弟子规》《幼学琼林》《三字经》;高年级学习诵读《朱子家训》《大学》《中庸》等。我们剔除消极、过时甚至愚昧、落后的篇章、句段,努力为学生送上一份纯正、高雅的传统文化大餐。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发展及趣味编写了校本课程,把十二生肖以诗词引领,诵读生肖诗词、生肖成语、生肖故事等方式将生肖文化蕴于其中。还将宫商角徵羽的传统文化包含其中,使学生在各种传统文化的浸润中生动发展。学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感悟经典的理趣,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受到精神的滋养,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我国的经典传承发展下去。

三、学以致用,加深理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明白了以自我完善为基础才能治理家庭直到治理天下的道理。经典的学习对孩子们的修身立德有极大的益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多读多诵的情况下,孩子们才能对经典加以理解,并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虽然学生理解材料有难度,但是,随着学生阅历的增加和知识的累积,他们对相关文本内涵的解读、体验也会愈来愈深入、透彻。学生在说话、作文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运用上经典名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方法引导,读出个性

我们把诵读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一是加强范读,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是指导自读,指导帮助摸索、总结诵读规律。

三是不拘一格,鼓励学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个性。

四是将陈琴的《素读》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吟与诵的过程中感受经典的韵味与趣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在趣味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不断乐读,在读的过程中进行积累,为奠定良好的经典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时间保证,比赛促成

为提高孩子的诵读效果,学校进行了时间保证:每天坚持“晨读、午诵、暮醒”。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传统文化诵读课,每节语文课开始的两分钟诵读一首古诗,所有背诵内容均在课堂上完成,不增加学生课后负担。学校通过组织“国学小博士”评比、国学小讲堂、国学知识大比拼等活动,让每一名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对话。以激发孩子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孩子愉快地、自主地诵读,并引导孩子在诵读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六、礼仪活动,亲身体验

为了进一步加强传统育人,我们带领学生进行了正式的礼仪活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带领孩子们参加成童礼、开笔礼的活动,将传统文化的领域引向悠悠华夏文礼,谆谆教导谨行。整场活动在师生共同表演的《感恩的心》音乐中缓缓开场,经过了盥洗礼、正衣冠、拜圣贤、诵读《弟子规》等环节,将中国传统国学礼仪贯穿始终。在开笔礼礼仪中,更是通过书写“人”字,教育学生做人要端正、堂正的道理。“习礼、明孝、知爱、感恩、立志”,希望经过“成童礼”的洗礼,让这些由幼童时期迈入少年时期的孩子们更加懂得告别童年的意义、更加知晓父母的养育之恩、更加知道感恩生命中出现的一切、更加懂得自己生命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了我们的民族特色。教中育学,德养心性;学中寓教,道德复兴。我们将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刻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他们沐浴书香之气、享受阅读的快乐,让书香溢满校园,以传统润泽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