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临床观察

黄祥善

黄祥善广西天等县中医医院532800

【摘要】目的:通过与现代常规的单纯西药治疗的比较,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用药的基础上加上步长脑心通胶囊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是否具有优势,步长脑心通胶囊能否协同西药发挥更好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中医辨证论治为气虚血瘀证者共4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仅用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西医加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治疗,两组患者西药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情况的改善。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症候积分情况的改变、疗效情况(87.5%、69.6%)及心电图改善情况(79.2%、60.9%)方面用SPSS16.0处理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协同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从而为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步长脑心通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协同作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UA)以静息性或进行性胸痛为主要表现[1],不稳定型心绞痛靠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激发试验及冠脉造影等来确诊,并证实它是由心肌短暂的缺氧或缺血造成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其中一种,是一种凶险的征兆,多发展为急性心梗,甚至死亡[2]。所以在临床上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该病导致的凶险事件的发生,现将我院47例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确诊住院病例4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3-65岁,平均(55.9±3.7)岁,病程7.3±3.4年,伴有高血压病12例,高脂血症15例,糖尿病8例;对照组23例,女12例,男11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3.5±4.1)岁,病程6.6±3.5年,伴有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13例,糖尿病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发症等方面用SPSS16.0处理P)0.05,表明差异没有意义。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3](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制订),并排除变异性心绞痛和梗死性心绞痛。2.符合中医诊断标准《中医新药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3.中医辩证论治为气虚血瘀证者。4.心电图表明有心肌缺血的明显表现。5.年龄:40-65岁。排除标准:1.出现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的。2.患有其他会影响到对心脏的正常观察的疾病的。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血酶、扩血管、降脂及溶栓治疗,应用阿司匹林:300mg/d,po;低分子肝素:0.4ml/12h,ip;硝酸酯类:可先服用口服制剂,一般情况下硝酸异山梨酯5min服用1次,服用3次后,再用输液泵连续输注或静脉持续滴注[5,6],开始剂量为10mg/min,然后每分钟增加10ug,直至血压下降或症状缓解;一般还要加用调脂类和溶栓类药物。实验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所有患者在治疗观察过程中,出现心绞痛发作又不能自行缓解者,给予硝酸甘油含服。所有药物除大分子肝素服用5天外,其余的均需连服一个疗程,共需4周。

1.3观察标准:

1.3.1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中医症候主要为胸闷、气短、胸痛、心悸等。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标准以1979年修订的订的“指导原则”为参照。

1.3.2疗效判断准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评价标准参考《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给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1.4采用SPSS16.0给予处理:计量资___________料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则用卡方检验,P<0.05有意义,表示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

2.结果:

2.1通过积分评价中医症候改善情况[7]见表1

表1: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情况

上表经SPSS16.0处理,可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组间治疗前后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2.2“临床疗效评价见表2

表2:治疗前后疗效比较(n%)

总有效率=(有效人数+显效人数)/总人数。两组数据总有效率用SPSS16.0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在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2.3两组患者心电图情况比较见表3

表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情况

总有效率=(有效人数+显效人数)/总人数。两组数据总有效率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西医加步长脑心通胶囊共同运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比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明显得到改善。

2.4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见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及时控制和有效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预后,也为临床做下一步更积极的治疗做准备,大大的减少心梗的发生率和心因性死亡时间的发生率。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目前公认的有一下措施:1.抗缺血药物的应用[8]:①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常用的为主要为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通过扩血管减小心脏负荷。还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②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通过对交感神经的抑制来减弱心肌收缩,减少心肌震颤以此来减少心肌耗氧量。③钙通道阻滞剂,常用的有地尔硫卓、维拉帕米,通过两方面来发挥作用,一方面通过阻止心肌收缩增加心肌的供氧量,另一方面,通过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④ACEI类药物的运用,通过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来抗心肌缺血,此外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临床最常用的为阿司匹林,通过抑制A2来阻止血小板的聚集。3.抗凝治疗,临床常用的是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副作用小、使用简便、心脏事件发生率低的优势。4。调脂药物的运用,尽早期使用,可以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步长脑心通胶囊是由补阳还五汤加减而成制成的药复方,药物组成有黄芪、当归、水蛭、川芎、地龙、丹参、全蝎、桂枝、红花、牛膝、赤芍等。黄芪益气温阳,气行推动血行;赤芍、丹参、川芎、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桂枝温经通脉;全蝎、水蛭、地龙等性走窜,活血通络。全方共同作用能够益气化瘀、活血通络。方坤[9]认为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抗动脉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降脂;抗缺血、缺氧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心悸、胸痛、胸闷、气短症状。蒋勇[10]认为步长脑心通胶囊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可阻止血小板聚集;“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综上所述,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在多方面起到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震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J].北京:新医学,2002,33(1):9

[2]穆春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进展[J].北京:河北医药,2011,33(15):1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心血管志,2000,28(6):4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监局.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5]Braunwald.心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07.

[6]董吁钢,王景峰,刘世明,等主编.心血管危重症监护治疗学[M].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92.

[7]景德全.盛小平.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医中药,2010,48(19):51

[8]王英丽.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药物治疗[J].山东医药,2011,51(23):114.

[9]方坤.步长脑心通胶囊药物治疗进展[J].CJTCM,2011,23(6):560

[10]蒋勇.步长脑心通胶囊与稳心颗粒联合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复发的保护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