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的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建构数学与生活“相互依存”的课堂

代玉俊

代玉俊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赵河小学262521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那么如何使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是值得每位数学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有效的生活情境能赋于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既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将学生引入一种渴求参与的状态,使学习毫无外部强加或者强迫的痕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生活问题中的数学。上课伊始,我就问:“车轮为什么一定要设计成圆形的,知道吗?”这一问题就是学生身边的一个鲜活的问题,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单元中,我让学生去了解自己与家人的生日,在课堂伊始,通过让学生介绍自己与家人的生日,引入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既激发了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又使他们感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生活化学数学,学生乐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能使学生在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性质》课伊始,投影出示:木工师傅修理课桌椅时,在松动的地方斜钉上木条,组成三角形;农民伯伯围篱笆墙时,篱笆围成许多的三角;建筑工人盖新房时,用毛竹搭的脚手架,组成许多的三角形。为什么?这样借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讨论,汇报:三角形安全可靠,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巧妙地利用数学的性质,就能为人们造福。又如,在教学时间单位概念“时、分、秒”中,我们可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活动:1.写字,一分钟大约写多少个汉字;2.做口算题,一分钟能做多少道口算题;3.读书,一分钟大约阅读多少个字幕;4.跳绳,一分钟大约跳几下;5.拍球,一分钟大约可以拍球几下;6.数脉搏,一分钟大约几下;7.晃呼拉圈,一分钟晃几下等等。在活跃的氛围中,使孩子们深刻体验到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又感受到了时间的珍贵。

三、回归现实生活,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融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同时也保证了学生探究内容的理解深度,为进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了三角形的性质后,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这一特性,自己回家给不稳定的小板凳修理修理;在学习了《元、角、分》之后,让学生自己到超市购物;学习《圆的认识》知识后,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了《圆柱、圆锥》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计算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学习《年、月、日》后,让学生自己编制作息时间表;学习了《正、反比例》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教学楼的高度等等。在实际应用中,我直接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利用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情感

华罗庚教授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利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总之,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学习,它是学习数学与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数学。数学是车,生活是轨,只有让数学与生活成为一对教学的伴侣,把学生带进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才能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