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清溪川“复流”对珠海凤凰河河道整治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首尔清溪川“复流”对珠海凤凰河河道整治的启示

姜程

姜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519088)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被排入城市河道,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开始了对城市内河的整治工作,但大多采取硬化河道的方法,不但未能阻止内河的进一步污染,反而严重地破坏了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河道生态功能丧失,缺乏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的理念的考虑。该文以韩国清溪川综合整治工程为案例,通过分析借鉴其河道治理的方法及特点,提出了珠海河道生态化整治的原则及主要对策。

关键词:清溪川;河道整治;生态复原;护岸;景观

河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也是市民接触和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被排入河流,水质及自身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韩国清溪川的整治是城市内河整治工程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对改善首尔的生活环境有着重大作用。珠海年降水量虽略多于首尔,但凤凰河与清溪川的形成及作用却大致相同,二者都是贯穿于城市中心且主要用于排洪的人工河流,因此清溪川的治理工程对我们有着极高的借鉴作用。

1.清溪川综合治理工程的概述

1.1清溪川治理工程背景

清溪川是一条横贯首尔东西的人工河道,最终汇入汉江,对城市的排洪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首尔城市人口剧增,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政府在被覆盖的清溪川上修建了高架桥。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被排入河道,严重污染了清溪川水质。虽然以前也曾对清溪川河道进行过整治建设,如河床硬化、修建砌石护坡等,但收效不大,反而导致河流流量变小、水质变差,河道生态功能丧失。为恢复清溪川的自然面貌,韩国政府于2003年7月启动了清溪川综合整治工程。

1.2具体整治措施

1.2.1拆除高架桥、复原水体

2003年首尔市启动了高架桥拆除工程,高架桥的拆除以及封盖清溪川的水泥板的撤除,为河流与周围环境正常的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提供了前提。这样使得阳光可以照射到河水中,为大部分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河流的自净功能也会逐步恢复并得到保障。为了保持河流较为充足的水量,清溪川从汉江抽取水并经过净化和消毒处理,然后由地下管道输送到上游。此外,在清溪川各段设有地下水和雨水收集设施,对水位的保持这重要作用。

重视对河床的改造,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一个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使水体处于健康的平衡状态。清溪川整治工程力求恢复河流的自然风貌,清溪川的河床是由河卵石、大粒沙构成,自净能力强,形成了深潭、浅滩和湿地等。经过这样的改造后,种类繁多的水生动植物大幅增加。

1.2.2河道改造与生态景观理念结合

整治后的清溪川河道由三段构成:西部上游河段河床较窄,一般在20m左右,河道两岸采用花岗岩铺砌成亲水平台。中部河段河道北岸修建连续的亲水平台,设有喷泉等其它设施,南岸采用自然护坡方式,以植草和砌石为主。西部与中部是市民参与度较高的部分,以人工化为主,结合每一段的历史文化增设不同主题场所,营造出沿岸独特的文化景观。东部河段坡度较缓,河道宽度为30m左右,以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环境为主。根据水位将河床作复式断面设计,以河道常年水位高度为参考,将常年裸露在外的部分改建成绿色廊道和亲水平台,作台阶式设计,方便行人贴近水面,达到亲水的目的。两岸多采用自然化的生态植被护岸,注重营造生物栖息空间,增加生物的多样性,还原沿岸生态环境,确保周围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整治后的清溪川,水中生物数量比恢复前多200余种,也较好的恢复了河流的生态性功能。同时,河面上方的平均气温也要比首尔市区平均气温低3.6℃。清溪川周边地区平均风速至少增大了2.2%,从而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2.珠海凤凰河现状及整治措施借鉴

2.1珠海凤凰河现状

凤凰河源于板樟山脚,经柠溪路、建设桥,在紫荆桥上游与大镜山水库排洪支渠(北支渠)汇集后,经过农桥、凤凰桥,在情侣路桥入香洲湾海域。主干渠长6.08km,北支渠1.4km,控制流域面积19.64k㎡。凤凰河排洪渠5.94km渠道的综合整治工程,渠宽6m~60m。

珠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极易发生局部洪涝现象,现有的工程也主要针对排涝对河床进行混凝土硬化和浆砌石护岸,确保凤凰河排洪安全。河道的硬化使得大量降水短时间内被排入大海,河流原本含蓄水源,自身净化等生态功能几乎丧失。由于雨水的冲刷,河流沿岸大量的垃圾被带入凤凰河,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排入大海,对入海口周围海水水质造成极大污染。

2.2综合改造措施

2.2.1强调生态化整治

凤凰河河道整治采取混凝土河床硬化、浆砌石护岸等方式,不仅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更割裂了河流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联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化整治要求采用自然的、生态的修复方式,如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系统,整合沿河绿化景观等。其中,植物护岸是恢复生态系统最好的方法,在护岸的水面线附近恢复水生植物,可以引导整个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但考虑到凤凰河汛期雨水对土质渠道会造成冲刷破坏,单一的植物护岸耐洪涝程度不强,所以在河岸的加护及景观的建设中采用人工型护岸与植物生态护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护岸与河床的硬度,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长处,以达到护岸改造的目的。在城区型河段沿河居民众多,为了满足亲水空间的设计要求,刚性较高的人工型的护岸是较好的选择。可以采用具备刚性条件的半干砌石、石笼、框格护岸等生态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植被的恢复。

2.2.2实施截污分流治理工程

整治河道必须对排入河道的生活污水实施彻底的沿河流域截污分流治理,扩大生活污水收集范围,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另外,注意河道周边堆积的废物及生活垃圾的治理,彻底清除污染源,防止因雨水将污染带入河流导致治理后水质的二次污染。增设污水处理系统,将沿岸生活污水用管道引入进行处理,检测达标后可考虑排入河道中,从根本上杜绝改变污水入海现象。

2.2.3现有空间的有序整合

凤凰河现有沿河空间功能分散,只是将部分沿岸稍加修整,没有从整体功能上进行针对性组织规划。再次整治应以沿线景观以凤凰河为轴线,将功能区进行系统整合分配,将贯穿两岸宽度较充裕空间节点,引入主题文化等要素相结合的设计方式,充分考虑市民意愿,设置多个休闲广场空间、集散小广场以及大量可供行人休憩活动的场所。同时,对现有河床水位及流量状况分析,将长期裸露在外的部分加以改造,通过改变剖面形式和留出沿河道两侧的空间加以利用使其成为居民游憩和亲水的场所。

2.2.4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鉴于凤凰河大部分河道已经硬化的实际情况,可以把拆除硬化护岸的石块保留下来,检测无害后,经过简单加工可作为护岸的材料,或者作为景观铺装的材料,这样既可节省工程费用,也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2.2.5引入主题概念,打造市民文化交流平台

城区河道两岸以及旅游景点的河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需充分考虑城市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重视文化与景观的结合,将部分河床与沿河周边空间加以组织利用,为市民的文化交流提供平台。“清溪川”中段结合周围环境因素,开展不同文化主题的活动,如在桥底较暗区域结合亲水平台加设灯光设计成露天电影场、服装展示和音乐表演空间等,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

2.2.6保持水位,缓解海水的倒灌问题

河道水位的保持是其生态功能恢复的前提。从河水的调度排洪角度来看,设置水闸是有效的方式之一,设置拦河闸(拦河设施要兼备排水防洪、冲淤及挡水功能),选取合适水源并设置调水设施以保证主要河段的水位,防止海水倒灌对河道环境的破坏,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同时,结合瀑布、喷泉、跌水等造景方法对河水的流速做缓冲调节,在保持水位的同时使河水形态呈现出趣味性和多样性,吸引人们去融入亲水的环境。

2.2.7重视夜间照明设计

由于珠海日照强度大,市民的户外活动大多集中在傍晚以后,所以打造全天候景观尤为重要。良好的照明设计不仅可以提供空间的基础照明,加强空间的认知感和指引性,也可通过灯光的运用使空间更有趣味性和层次感。同时,照明也可以提高沿岸空间的安全性。“清溪川”治理工程非常重视夜间景观照明的设计,将灯光与河水巧妙结合,营造出活泼亲切的氛围。

2.2.8结合沿岸绿化,重组景观

去除沿岸数千枯萎盆栽,将沿岸植被以景观理念重新整合,改变现有河道两岸挂盆栽来美化河道的做法,减少维护成本。

2.2.9架设桥梁,完善基础设施

河道上架设桥梁,方便沿岸居民的出行交通,倡导人们低碳出行。改善现有河道沿岸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增设洗手间、饮水台、自动贩卖机、锻炼设施、自行车租赁及停车区等基础设施。同时在休息区增设遮阴设施及座椅。同时,注意基础设施的位置设置,尽量减少因雨水过大对其他基础设施造成的损失。“清溪川”上共架设桥梁20余座,沿岸有较为完善的设施,方便市民前来游玩。

2.2.10完善管理机制

完善管理机制,使周围居民积极参与沿岸景观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市民对公共景观的责任感,共同打造市民自己的休闲平台。

3.结语

河道的综合治理不仅包括水资源的调度、水质的净化;也包括周围道路系统的改造,地下管线的铺设,沿岸景观绿化及其他配套的基础设施的设置,是一个综合的工程。城市河道治理要突出亲水,文化,重视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历史、人文相协调。科学的河道整治不仅可以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城市发展长远战略的具体体现,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

4.参考文献:

1.冷红袁青,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兴改造,国际城市规划,2007,22(4):43-37

2.王军1,王淑燕2,李海燕3,等,韩国清溪川的生态化整治对中国河道治理的启示,中国发展,2009,9(3):15-18

3.黄奕龙,日本河流生态护岸技术及其对深圳的启示,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106-108

4.钟春欣,张玮,传统型护岸与生态型护岸,红水河,2006,25(4):136-139

5.郭军,从清溪川重建工程看城市河道改造的方向,http://www.chinawater.net.cn

6.何敏,珠海市凤凰河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设计的几点体会,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