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效物理课堂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1

我的高效物理课堂观

黄鹏

黄鹏陕西师范大学710000;云南省建水县第一中学654300

当今,中学物理是让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学科,“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是我校师生对物理学科的普遍感受。我校现阶段中学生的学习现状是,学习科目多、时间紧、任务重、课后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少,学生想在课后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物理学科的巩固与提升是件困难的事。因此,想要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师生之间的高效课堂就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就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及个人经验,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谈谈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一、精心备课,因材施教

课前备课不仅仅要求教师在课前写出一份简单的教案或做出一份课堂讲稿。

一节出彩的课,教师须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使教学设计既能够突出学生课堂活动和互动合作的探究过程,又能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结合学时内容,有效地与信息技术整合,并包括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应用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过程。

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参与课堂并获得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基础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学案,充分参与到课堂中,真正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上的提问对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些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抓住学生的心。

个人认为,一节课的问题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过多的问题势必会大量占用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使问题变成无效问题,过少则无法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正如波恩所说:“以有吸引力和有启发性的方式提出科学的问题,是一种艺术工作。”

在物理课堂中,我会尽量减少问题的“量”,提高问题的“质”,让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的思与学,使学生在问题中提出新的问题,在问与答的思维碰撞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归纳和应用。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会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多种形式的问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评价,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回答有哪些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这样会让学生更高效地,快乐地学习物理新知识。

三、精讲多练,把课堂还给学生

长期以来,我校部分物理教师都习惯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教师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后以“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强压给学生,这可能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枯燥和无味,产生厌学情绪,还可能会由于老师在知识理解上的个人差异,使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个人认为,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我会选择适合自己和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抓住双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尽量少而精,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用于对知识的自主理解与合作探究,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在课堂学案训练部分,允许学生有经历“错误”的机会,在“错误”中总结与反思,真正把知识学进心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灵活运用教学媒体,优化课堂“结构”

物理来源于生活,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物理,就是缺少生活素材,部分物理模型学生很难接触到,这对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笔者的教学课堂中,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教学过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便给学生提供过去从未涉及的事物环境和自然现象,使学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把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和直观化。还会把不易亲自做到的、复杂而费时的物理实验设计成多媒体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实验过程,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归纳出实验规律。

个人认为,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思考、分析与抽象的概括,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如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上的格言说道:“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就理解了。”

五、重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多次的观察和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我在实际物理课堂中,对于一些由实验总结出来的知识和方法,我会以演示实验和学生一起探究的形式来重现规律的得出过程,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探究,最终得出学习的实验规律,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

总之,新课改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中学物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总结,如何真正在课堂中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全面自主地投入到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的物理教学中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