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超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超诊断价值分析

刘红霞

刘红霞鹤岗市东山区蔬园乡卫生院黑龙江鹤岗154101

【摘要】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超图像及其诊断价值的分析。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栓塞程度和血检部位大小,分析总结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彩超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102例,确诊率高达85%。结论:彩超诊断可以较为准确的对患者确诊,并且可以对患者的血检部位大小等作出诊断,是较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方法。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超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6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149-01

前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及时的发现与确诊对治疗该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作为当今血管外科检查中做常见的手段,自然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该方法安全可靠,诊断率高。下面我们就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超图像及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0-78岁,平均52.2岁。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肢肿胀,全部经彩超检查证实,35例有外伤、手术史,32例长期卧床史,7例有心衰史,其他35例。本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检查与研究方法对所有患者均例行彩超诊断与检查,仔细观察患者管腔、管壁以及周围结构,并详细记录患者栓塞程度和血栓部位大小,综合评价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使用美国Acuson一128XP/10和ATL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电脑声像仪,线阵探头,频率7-lOMHz。血流方向与声束夹角≤60度。

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膝稍外展外旋,确定股总静脉,向上扫查髂静脉,向下追踪股浅,股深静脉及大隐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小腿肌肉静脉丛,腘静脉及小腿静脉辅以俯卧位探查。注意双侧对比,检查中采取探头加压方法有助于血流的显像。可以通过远端肢体挤压实验检验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对患者远端肢体进行挤压,当管腔内彩色而流增加时即正常,假若存在血栓,就对血栓的范围、血栓的回声等进行观察。应用彩色多普勒(CDFI)血流显像,观察病变血管的血流分布。应用频谱多普勒(PWD)观察病变血管的血流频谱特征。检查过程中做探头加压试验和VaIsalv试验,并注意与健侧肢体相对比。

1.3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5.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x2检验,计量资料用(x士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结果经彩超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102例,确诊率高达85%。

102例患者中,左下肢静脉血栓62例(60.7%),右下肢血栓28例(27.5%),为双侧下肢血栓12例(11.8%)。左侧发病率高于右侧。

所有病例均经血管造影证实。急性期血栓患者的血栓回声呈均质低回声,慢性期血栓患者的血栓回声呈稍高或者是中等回声,还可以知道病程越长,回声越高。对于急性期血栓患者中的完全闭塞患者而言,患者管腔内没有血流的信号,对于小全闭塞患者而言,患者血栓部位周边有缝隙状血流信号或者是血流充盈缺损【1】。部分阻塞CDEI见细小血流束,从实质回声中或周边绕过,PWD测出低速血流频谱,随呼吸运动幅度小,挤压肢体远端,流速略增加,流量较健侧降低;完全性阻塞CDFI及均无信号,飞挤压肢体远端,流速及流量均无明显变化。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的是股总静脉、骼外静脉、、肝前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内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周伟血管阻塞性疾病中较为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大多数表现在手术后、产后长期卧床体息的患者身上或者是表现在腹部挤压伤患者身上。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慢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血栓形成后可致静脉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既往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及有创血管造影,前者准确性差,后者可引起静脉炎及变态反应等并发症【2】。下肢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是6-8h以内,超过8h后,由于血栓机化,溶栓疗效并不十分满意。静脉血栓形成15d以后,在大静脉周围常出现新生的侧支循环。血栓形成后多有下肢肿胀、疼痛、皮炎、溃疡等临床体征,故询问病史、仔细观察临床体征对确定血栓形成及超声探查部位有重要参考价值。

传统的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仪器主要是X线静脉造影,但是由于该技术存在一定的危险并且极有可能引发并发症,针对该技术存在小宜重复检查的缺陷,存在检查患者的局限性:不宜对有碘过敏者、孕妇或者是肾功能小全者应用此仪器进行检查。近来,腔内血管外科得以快速发展,大部分血管疾病都是通过腔内途径得到治疗,而超声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在血管外科诊断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很好地提供更多的生理信息以及解剖信息,提供相应的彩色图像,及时发现血管的器质性改变、功能性改变等情况,并且能够发现患者血流流量、速度以及流向,对管腔内血栓的范围、位置以及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估【3】。应用彩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检查工作人员小仅要求应该熟悉血管的解剖结构以及行走特点,而且手法应该轻巧,选取体位合适,为了方便为患者临床就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还可以根据返流持续时间对程度进行判断;检查过程中要注意综合应用CDFI,PW,二维。

目前DVT常用的治疗方法倾向于非手术疗法,包括介入治疗。

传统的X线导向介入治疗具有放射损伤,且造影剂对于肾脏有毒性损害。超声引导血管介入治疗克服了这些缺点,成为近年来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途径。超声检查可多次重复进行,以观察血栓的演变过程。部分急性血栓患者经过溶栓后血栓完全或部分再通。彩超诊断DVT的局限性在于小腿深静脉位置较深,二维超声及血流信号不易显示,孤立性小腿静脉血栓是超声诊断的难点。DVT与深静脉局限性受压的症状有时相似,检查中需注意排除周围组织病变。另外,在急性血栓中,有的新鲜血栓可能不吸附于静脉管壁,在操作时可实时地观察到血栓游离端随血流摆动,这种情况下易出现血栓脱落而引起肺栓塞,因此严禁挤压。

综合全文,彩超不仅可以对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确诊,而且可以判断阻塞范围、阻塞程度,为了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以通过彩超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具备无创,快捷,准确的特点,为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结语: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超图像及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彩超对肢深静脉血栓有很高的诊断率,并且可以在血栓发生的早期就判断诊断的范围和程度,这种方法可靠,安全,并且无创,值得在该病的治疗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杨小君,尹俊卿,董大敏,胡小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超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2(6):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