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李颂玲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医院福建龙岩364102)

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测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02月至2018年08月,均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且对检测后FEV1、PEF、FVC指标水平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50例患者经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后,两者之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结论便携式肺功能仪可代替传统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便携式肺功能仪;传统肺功能仪;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通常是通过检测肺功能以起到诊断作用,以便于为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即通过检测肺功能指标,确定肺功能损伤程度及性质;以往临床上采用传统肺功能仪测量,虽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存在操作复杂、体积大等缺点,加上易受操作者的主观影响,因此逐渐被便携式肺功能仪所代替,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价格实惠的优点,且存在较高的准确性及可行性【1】;我院为了探讨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测量参数的相关性,选取2016年02月至2018年08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见正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6年02月至2018年08月,均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且对检测后FEV1、PEF、FVC指标水平进行观察及评估。男女性别之比为24:26;平均年龄值(68.03±1.14)岁,年龄范围52-76岁;病程范围4个月-10年,平均病程值(5.19±0.58)年。

1.2方法

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选择型号为552242便携式肺功能仪(IQspiro),所应用的一次性通气管内置流速传感器上存在筛状隔网,气流可经过该网下降流速,以便于降低网眼另外一端压力,通过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压力差转换为电信号,待处理后以数字的形式输出;传统肺功能仪则选择型号830001-005的肺体积描计系统(ELiteDX)检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且评估50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FVC)。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以P小于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差异。

2结果

对比肺功能指标

见下文数据可看出50例患者经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后,两者之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较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上选择检查肺功能指标,以起到诊断的作用,检查方法包括两种,即传统肺功能仪与便携式肺功能仪,前者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但是存在体积偏大、费用较高等缺点,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难以承受,加上肺功能检查普及率低,尤其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2】;而后者方法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费用实惠等优势,适用于基层医院广泛推广;除此之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及全天候床边快速检测肺功能特点,与传统肺功能仪相比,优势更大,更受医务人员及患者青睐;经实践发现50例患者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后,所得出的结果与传统肺功能仪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值大于0.05;则说明该结果可直接反映便携式肺功能仪的可靠性、有效性及实用性,继而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3】。

总而言之,便携式肺功能仪可代替传统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方向韶,李祖勇,陈国军.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5):375-377.

[2]周垂柳,曹自立,叶彬浩,等.基于STM32的便携式无线多参数肺功能测试仪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4,40(11):16-18.

[3]周垂柳,叶彬浩,曾碧新.基于STM32的便携式无线多参数肺功能测试仪设计[C]//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