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一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一得

刘召元

江苏徐州市大庙中学:刘召元

执教20多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授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是把重点放在百草园的生活,而“三味书屋”的生活每一次都是泛泛而谈,草草带过,总感觉课文讲完了,好像还欠缺点什么,总感觉不够完整,不够充实,且“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又运用一半篇幅去描述,怎么可以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为此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执意把重点放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贴近学生思想,再者,每一次讲解总抓住百草园的生活是美好的,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乏味、压抑、束缚的去反复引导学生,以机械的方式去告诫学生前后两部分是对比,而这节课学生独特的见解,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味书屋”部分所描述的恰是鲁迅先生12岁时的读书生活,与初一学生身心特点相符,基于这一点,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我设计采用“合作与探究”的方法,对“三味书屋”的生活进行深入探讨,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真实情感,进而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我经历了以下教学流程。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百草园”的生活,你喜欢百草园的生活吗?为什么?”“喜欢,因为百草园有美好的景物、神奇的传说、有趣的捕鸟。”(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十几年来的一种固定不变的答案),我非常欣慰。“那么“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9—24节。”(此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哪些文字能体现“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大约过了10分钟,我找了一位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私塾教育。”显然该同学是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一下子把这部分的重点说的清清楚楚,我很欣慰,实际上这也是我想要的答案。流于形式,我又条件反射式的发问一句:“还有没有不同意见?”“老师,我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很美好。”我霎时感觉很愕然,这是一位平时语文成绩一般,且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一石激起千丛浪,这下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教室内顿时沸沸扬扬,喧闹起来。我使劲地敲打着讲桌,全班安静下来。“同意该生所说的‘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美好的’请举手”,我接着追问。全班无一人举手,只有该生低着头,稍微把手向上伸了伸,又放下,仿佛在说,我错了。说真的,这也是我想要的答案,同样流于形式,我又补充问了这位同学一句:“你说也是美好的,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显然,他是受到百草园中“有趣的捕鸟“的影响。并继续说道:“还有最后一节”该生一口气念完他所搜集到的文字,听罢该生的发言,我顿时感到手足无措,无言以对,因为该生的回答和我问题设计的意图恰恰相反,全班同学也都面面相觑,我也快速的翻阅着资料,以便来应付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为拖延时间,我又问了一句:“哪位同学还能找到其他的证据?”一生慢慢腾腾的举起手:“老师:这位老师很和蔼,很方正,很质朴,很渊博。”“老师:这个老师很和善,第十九节,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老师:这位老师读书也很好,第二十三节……”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在学生展开讨论的同时,我迅速翻看课后练习一的第三小题:“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学生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教育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人教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第5—6页)。我的心中已经有了底,这时我发现班级里语文成绩较好的那位也改变了主意站到了“美好“这一边。于是我又重新让她站了起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既是美好的,也是枯燥的,美在老师的慈祥、质朴、渊博;美在学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美在可以爬上桂花树上寻蝉蜕;美在可以去捉苍蝇喂蚂蚁;甚至在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学生可以在课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该生继续发言,“而我们现在呢?哪个学生上课不是正襟危坐,有谁上课时敢提出去卫生间,更不要说是陆陆续续走出去……”

听着该同学精彩的发言,想到前面那位不起眼的学生独特的见解,我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与快乐,他们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击,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它让我那么真实地享受到了自由与禁锢的碰撞所迸发出来的满腔激情,感受到了学生潜在的无穷智慧。反思这个小插曲,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项常干常新的工作,不能停留在旧有的习惯、经验、模式中,穿新鞋,走老路,必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然完不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必然达到不了教学工作发展的良好目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同样也会随之变化发展,很多老师说,我已经教了几十年了,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几十遍了,还用备课,还用准备吗?其实这就是一种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的表现,试想老师尚且如此,又怎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呢?《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努力培养探究性学习。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进度、按照自己固有的模式、想法生硬施教而少有“火花”,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

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爱在心里并且敢于表达自己,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感觉到开放课堂的无穷魅力,只有开放,才能搞活,我们常常是一边说着开放,一边死死抱着自己的标准答案不放,虽然学生也发表了几十条见解,甚至要比教师的标准答案还漂亮十倍,最后教师还是宣布:请同学们记下所谓的、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这样,学生还会思考吗?学生还愿意思考吗?学生还敢开口吗?我认为,教师所要做的最关键的事情是设计有价值的、高质量的问题,而不应该挖空心思的去想答案,应该放开手脚推给学生去解决,教师的答案充其量也只能算作“参考答案”,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都应该是学生的,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愿意思考,才能更有活力,也才能爱在心里口敢开。

江苏徐州市大庙中学:刘召元

执教20多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授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是把重点放在百草园的生活,而“三味书屋”的生活每一次都是泛泛而谈,草草带过,总感觉课文讲完了,好像还欠缺点什么,总感觉不够完整,不够充实,且“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又运用一半篇幅去描述,怎么可以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为此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执意把重点放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贴近学生思想,再者,每一次讲解总抓住百草园的生活是美好的,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乏味、压抑、束缚的去反复引导学生,以机械的方式去告诫学生前后两部分是对比,而这节课学生独特的见解,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味书屋”部分所描述的恰是鲁迅先生12岁时的读书生活,与初一学生身心特点相符,基于这一点,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我设计采用“合作与探究”的方法,对“三味书屋”的生活进行深入探讨,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真实情感,进而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我经历了以下教学流程。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百草园”的生活,你喜欢百草园的生活吗?为什么?”“喜欢,因为百草园有美好的景物、神奇的传说、有趣的捕鸟。”(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十几年来的一种固定不变的答案),我非常欣慰。“那么“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9—24节。”(此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哪些文字能体现“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大约过了10分钟,我找了一位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私塾教育。”显然该同学是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一下子把这部分的重点说的清清楚楚,我很欣慰,实际上这也是我想要的答案。流于形式,我又条件反射式的发问一句:“还有没有不同意见?”“老师,我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很美好。”我霎时感觉很愕然,这是一位平时语文成绩一般,且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一石激起千丛浪,这下教室里像开了锅一样。教室内顿时沸沸扬扬,喧闹起来。我使劲地敲打着讲桌,全班安静下来。“同意该生所说的‘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美好的’请举手”,我接着追问。全班无一人举手,只有该生低着头,稍微把手向上伸了伸,又放下,仿佛在说,我错了。说真的,这也是我想要的答案,同样流于形式,我又补充问了这位同学一句:“你说也是美好的,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显然,他是受到百草园中“有趣的捕鸟“的影响。并继续说道:“还有最后一节”该生一口气念完他所搜集到的文字,听罢该生的发言,我顿时感到手足无措,无言以对,因为该生的回答和我问题设计的意图恰恰相反,全班同学也都面面相觑,我也快速的翻阅着资料,以便来应付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为拖延时间,我又问了一句:“哪位同学还能找到其他的证据?”一生慢慢腾腾的举起手:“老师:这位老师很和蔼,很方正,很质朴,很渊博。”“老师:这个老师很和善,第十九节,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老师:这位老师读书也很好,第二十三节……”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在学生展开讨论的同时,我迅速翻看课后练习一的第三小题:“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学生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教育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人教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第5—6页)。我的心中已经有了底,这时我发现班级里语文成绩较好的那位也改变了主意站到了“美好“这一边。于是我又重新让她站了起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既是美好的,也是枯燥的,美在老师的慈祥、质朴、渊博;美在学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美在可以爬上桂花树上寻蝉蜕;美在可以去捉苍蝇喂蚂蚁;甚至在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学生可以在课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该生继续发言,“而我们现在呢?哪个学生上课不是正襟危坐,有谁上课时敢提出去卫生间,更不要说是陆陆续续走出去……”

听着该同学精彩的发言,想到前面那位不起眼的学生独特的见解,我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与快乐,他们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击,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它让我那么真实地享受到了自由与禁锢的碰撞所迸发出来的满腔激情,感受到了学生潜在的无穷智慧。反思这个小插曲,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项常干常新的工作,不能停留在旧有的习惯、经验、模式中,穿新鞋,走老路,必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然完不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必然达到不了教学工作发展的良好目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同样也会随之变化发展,很多老师说,我已经教了几十年了,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几十遍了,还用备课,还用准备吗?其实这就是一种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的表现,试想老师尚且如此,又怎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呢?《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努力培养探究性学习。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进度、按照自己固有的模式、想法生硬施教而少有“火花”,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

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爱在心里并且敢于表达自己,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感觉到开放课堂的无穷魅力,只有开放,才能搞活,我们常常是一边说着开放,一边死死抱着自己的标准答案不放,虽然学生也发表了几十条见解,甚至要比教师的标准答案还漂亮十倍,最后教师还是宣布:请同学们记下所谓的、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这样,学生还会思考吗?学生还愿意思考吗?学生还敢开口吗?我认为,教师所要做的最关键的事情是设计有价值的、高质量的问题,而不应该挖空心思的去想答案,应该放开手脚推给学生去解决,教师的答案充其量也只能算作“参考答案”,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都应该是学生的,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愿意思考,才能更有活力,也才能爱在心里口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