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68例肿块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超声诊断68例肿块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徐彬张云华

徐彬张云华(新疆巴州人民医院超声科新疆巴州841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针对乳腺增生症病患给予超声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近年诊治的68例乳腺增生症病患,诊治时间为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整理其超声图像资料,分析肿块型病变特点。结果①在所有的超声图像中共显示出81个肿块,有61.7%(50/81)为实质型病灶(可见角状外突低回声团),8.6%(7/81)为混合型病灶(可观察到实质性结节),29.7%(24/81)为囊肿型病灶(可观察到囊性暗区),各类型病灶的病理检查结果依次为2.0%(1/50)属于导管乳头状瘤,8.0%(4/50)属于囊性增生,90%(45/50)属于乳腺腺病;71.4%(5/7)属于导管乳头状瘤,28.6%(2/7)属于乳腺导管扩张;4.2%(1/24)属于导管乳头状瘤,25.0%(6/24)属于乳腺囊肿,70.8%(17/24)属于囊性增生。②18.5%(15/81)有血流信号,表现为条形或者点状,统计RI范围在0.50—0.65之间,统计PSV范围在8.2—14.1cm/s之间。乳腺腺病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乳腺小叶;导管扩张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导管上皮;囊性增生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末梢导管、乳腺小叶等;导管乳头状瘤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导管上皮。结论临床针对乳腺增生症病患应给予超声诊断以指导治疗。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超声诊断肿块型

乳腺疾病在女性病患中较为常见,临床分为恶性和良性,而乳腺增生症属于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良性病症,表现为乳腺小叶变化[1],病发时间主要是育龄期(约有60%的病患[2]),病患伴有多种病变反应,主要的症状表征有存在肿块、乳房胀痛。由于存在不典型病变所以临床诊断多依据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判断,超声检查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选择近年诊治的68例乳腺增生症病患,整理其超声图像资料,通过对病变特点总结分析以探讨超声诊断的应用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近年诊治的68例乳腺增生症病患,诊治时间为2010年12月—2011年12月,由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均龄统计为42.8岁(24—56岁),16.2%(11/68)因体检结果异常接受治疗;83.8%(57/68)因有胸腺疼痛等症状接受检查、治疗。

1.2方法

1.2.1仪器:选用的超声仪(型号为GELOGIQ9)由美国生产,并选用7—13MHz频率的探头。

1.2.2操作:检查姿势统一为平卧位,为了更好的将双乳展露出来应尽量上抬双臂。检查中探头与乳腺直接接触即可,范围为整个乳腺,连续转动,采用放射扫查法,注意在多切面的同时选择多象限,检查范围圆周中心位置为乳头。检查指标有导管形态、回声区基本情况、肿块基本情况等。

2结果

2.1诊断结果在所有的超声图像中共显示出81个肿块,有61.7%(50/81)为实质型病灶,8.6%(7/81)为混合型病灶,29.7%(24/81)为囊肿型病灶。各类型病灶的病理检查结果依次为2.0%(1/50)属于导管乳头状瘤,8.0%(4/50)属于囊性增生,90%(45/50)属于乳腺腺病;71.4%(5/7)属于导管乳头状瘤,28.6%(2/7)属于乳腺导管扩张;4.2%(1/24)属于导管乳头状瘤,25.0%(6/24)属于乳腺囊肿,70.8%(17/24)属于囊性增生,见表1。

表1各类型诊断数据(%,例)

2.2病变特点18.5%(15/81)有血流信号,表现为条形或者点状,统计RI范围在0.50—0.65之间,统计PSV范围在8.2—14.1cm/s之间。(1)实质型病灶:可见角状外突低回声团,结节可多发也可单发,未见包膜,有清晰界限,多表现为椭圆形。(2)混合型病灶:可观察到实质性结节。(3)囊肿型病灶:可观察到囊性暗区,呈现出多发及单发,主要为圆形及类圆形。部分可见囊腔异常、囊壁厚度增加或者表面粗糙。

3讨论

3.1乳腺增生症病因及临床表征导致病患产生乳腺增生症的主要诱因是内分泌紊乱[3],不属于肿瘤范畴,也不属于炎症反应,局部增生位置主要集中在纤维组织、导管、腺泡等[4],表现为乳腺小叶变化。该病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良性病症,临床诊治的多数乳腺疾病病患(超过70%[1])是患有此病的,主要的症状表征有存在肿块、乳房胀痛,后者可表现为持续性也可为月经周期性[5]。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多数患病存在不典型病变,因此,仪器检查诊断对于治疗有有重要作用。

3.2诊断分析近几年,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已成为乳腺疾病诊断时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在占位性病变等病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观察检查所得图像,医师能够清晰的观察到肿块基本情况、回声区基本情况等相关指标状态[3]。本文为68例乳腺增生症病患实施检查,诊断类型为导管乳头状瘤、囊性增生、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乳腺腺病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乳腺小叶,可见形态变大,严重者表现出肿瘤状,可见角状外突低回声团,结节可多发也可单发,未见包膜,有清晰界限。囊性增生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末梢导管、乳腺小叶等,超声图中回声呈点状,部分可见囊腔异常、囊壁厚度增加或者表面粗糙,应注意与实质性结节区分[4]。导管乳头状瘤产生病变的结构主要为导管上皮,其与导管扩张的病变结构相同,但是两者的病变位置并不相同,这也是临床诊断时需注意的一点,前者以中央区大导管为主[2]。在诊断中应注意观察血流信号,并分析RI等指标,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本文中有18.5%(15/81)可见血流信号,表现为条形或者点状,统计RI范围在0.50—0.65之间,统计PSV范围在8.2—14.1cm/s之间。综上,通过实施超声检查可以辅助临床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小燕,刘时才.乳腺增生症高频超声及彩色血流与病理类型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18(5):376-379.

[2]BassettLW.Mammographicanalysisofcalcifications[J].RadiologicClinicsofNoAhAmerica,2010,28(12):1980-1981.

[3]高上达,何以敉,王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6):517-519.

[4]AlderDD,CarsonPL,RubinJM.eta1.DopplerultrasoundflowImaginginthestudyofbreastcancer:preliminaryfinding[J].UltrasoundMedBiol,2009,16(9):53—56.

[5]赵献萍,翟虹,周娜,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1(10):1427-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