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王星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剖析新生儿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7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将74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n=37)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方案,B组(n=37)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比较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致疼3min后的动脉压为(88.94±8.01)mmHg、血氧饱和度为(89.83±2.79)%、心率为(137.62±5.91)次/min,均明显优于B组的(97.08±7.83)mmHg、(86.02±1.35)%、(148.19±9.74)次/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新生儿护理中合理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方案,有助于减轻疼痛,促进动脉压等指征恢复。

【关键词】新生儿;应用效果;疼痛护理干预;动脉压

疼痛的产生可给人体造成心灵以及身体上的伤痛,并极有可能会引发出汗、呼吸急促与血压增高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1]。相关资料显示,疼痛除了是一种损伤之外,还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既能损伤新生儿的机体组织,又能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若疼痛剧烈还可引发神经发育不足等情况[2]。因新生儿不能用语言对其自身的疼痛进行表达,所以护士在对其进行护理时,还应注意观察其行为与表情等生理症状,以准确评估其疼痛程度,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其疼痛进行有效的干预。此次研究,笔者将以74例新生儿(接诊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为对象,着重分析新生儿护理用疼痛护理干预的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新生儿74例,以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对所选新生儿进行分组:A组、B组各37例。A组男性21例,女性16例;胎龄在32-40w的范围之内,平均(36.3±1.9)w;体重在2.0-4.2kg的范围之内,平均(2.9±0.8)kg;早产儿有2例。B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胎龄在31-40w的范围之内,平均(36.5±2.0)w;体重在1.9-4.3kg的范围之内,平均(2.8±0.9)kg;早产儿有3例。比较两组的体重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致疼后2min,密切观察74例新生儿的身体症状,比如:躁动不安;皱眉;闭眼等。此后,再按要求对新生儿施以常规护理,A组同时辅以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如下:(1)致疼前,对新生儿实施非营养吸吮处理,以起到刺激口腔触觉受体的效果,并由此达到提高新生儿抗疼痛能力的目的。此外,非营养吸吮还能有效安抚新生儿,增强肠胃与呼吸功能,促进心率降低。(2)严格遵医嘱对新生儿应用镇痛药物,比如:葡萄糖等,以尽可能的帮助其减轻疼痛程度,确保生命体征平稳。(3)协助新生儿取屈曲式体位,让新生儿能获得较好的安全感,以提高其疼痛承受力,减轻不舒适感。(4)采取拥抱与按摩等方式,对新生儿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予以新生儿一个较舒适的环境,以帮助其减轻疼痛感。此外,也可采取播放轻音乐的方式,稳定新生儿的心理健康状态。

1.3评价指标

仔细观察两组外在的身体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评估其疼痛程度:轻度疼痛为0-4分,中度疼痛为5-7分,重度疼痛为8-10分。记录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与动脉压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疼痛程度

对表1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总结出:A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比较相关生命体征

A组致疼前的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致疼3min后,A组的动脉压为(88.94±8.01)mmHg、心率为(137.62±5.91)次/min,明显比B组的(97.08±7.83)mmHg、(148.19±9.74)次/min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血氧饱和度明显比B组升高,两者之比为:(89.83±2.79)%vs.(86.02±1.35)%,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下表2。

表1两组疼痛程度的对比分析表[n,(%)]

3讨论

因新生儿的机体组织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且其免疫与抵抗力都较差,使得其在受到刺激后都会出现较强烈的反应,进而对其自身的机体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3]。疼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不仅能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其病情的恢复,特别是对于新生儿这类特殊群体来说,疼痛的产生必定会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此,我们还应及时采取针对性较高的措施对新生儿进行疼痛护理干预。诸多临床研究表明[4],于新生儿常规护理工作中积极加用疼痛护理干预法,有助于帮助新生儿缓解疼痛,减轻疼痛对机体功能造成的损伤,使新生儿能够健康的成长。此外,相比较于仅实施常规护理的新生儿,同时辅以疼痛干预的新生儿,其各项生命体征更加稳定,疼痛程度更轻[5,6]。综合分析此次研究的结果,笔者得知:A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致疼3min后的血氧饱和度为(89.83±2.79)%,明显比B组的(86.02±1.35)%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A组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也都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将疼痛护理干预作为新生儿的一种首选护理方案,有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以及维持良好的生命指征。

参考文献:

[1]邹带娣,林爱仙.新生儿的疼痛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14,14(11):102-104.

[2]彭晓艳.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3):2577-2578.

[3]陈伟霞.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4,(13):2916-2917.

[4]叶锦媚,余景建,邓锦玲等.足月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4,(19):117-117,118.

[5]赖汝萍.新生儿疼痛护理干预新进展[J].华夏医学,2012,25(6):936-939.

[6]颜春英.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