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应用优势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应用优势探究

邓修明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中医医院638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髓像分析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还可起到补血、补肾的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应用优势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其特征主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1]。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作了以下研究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以下2组,25例为一组,2组患者均在2013年3月-2015年4月期间入诊我院。

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5:10;年龄在(18-64)岁,平均年龄在(41.31±2.34)岁。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4:11;年龄在(17-63)岁,平均年龄在(41.21±2.43)岁。

2组患者对比之间的各项基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片进行西药治疗,具体用药方法为:每日口服两次,每次服用两片,疗程为2个月。

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在给患者口服司坦唑醇片的同时口服中药制剂(我院自制),该药剂中含有丹参十五克、阿胶十二克、当归十克、生地黄八克、茯苓八克、砂仁五克;并加用人参二十克、黄芪二十四克、白术十五克、巴戟天十五克、淫羊藿十五克、熟地黄十五克、补骨脂十五克、女贞子十五克、旱莲草十五克;将以上药剂取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疗程为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2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像分析情况(骨髓容量、粒系细胞、巨核细胞)以及治疗效果。

1.3.2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检查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进行以下疗效判定:

经检查显示患者的临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无贫血或出血症状,该情况视为显效。

经检查显示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贫血症状,但偶见出血,该情况视为有效。

经检查显示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该情况视为无效。

根据上述情况,患者的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2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像分析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用卡方检验治疗总有效率(用“%”表示);用t检验骨髓像分析变化情况(用“`c±S”表示)。若P<0.05,则表示2组之间的数据存在较大差距。

2结果

2.1骨髓像分析情况

2组患者分别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骨髓像分析情况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患者的造血细胞增生降低以及外周血细胞减少,该疾病主要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急性型起病急,发展快,主要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特征;慢性型起病缓慢,主要以贫血为特征,该疾病若不能采取有效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

司坦唑醇为高效同化激素,可有效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抑制蛋白质异生,从而起到减少钙、磷的排泄以及减轻骨髓抑制,达到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目的,该药用于男性患者中的效果较为显著,但女性患者用药后会出现月经紊乱、浮肿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单用该药的治疗并不理想[3]。

中医学上多认为,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病因多是由于先天的禀赋不足以及后天的劳倦内伤所致,或者因受到外邪直中患者的骨骸,致使患者体内精气受到一定的耗损所引发的。由于人体中肾藏精,主骨生髓,均为先天之本,如若人体内肾虚则容易导致精少而髓空,血海出现空虚;脾主运化,化气而生血,是为后天之本,如若人体内脾虚则化生而无权,气血均两虚,所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可归属于脾肾的亏虚,特别是肾虚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更为重要,因此,中医治疗中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多以补肾为主。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中药制剂,该药剂中含有丹参,具有活血祛瘀、痛经止痛等作用;阿胶、生地黄、当归具有滋阴补血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茯苓、砂仁具有健脾补肾、开胃消食等作用,人参、黄芪、白术具有益气而健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巴戟天、淫羊藿可对患者进行补肾助阳,熟地黄、补骨脂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的功效,女贞子具有补肾、补血、滋阴的作用,旱莲草具有滋补肝肾的重要功效,采用以上药物,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闭经等症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且男性患者还可起到健脾补肾的效果[4],因此使用该药剂与西药进行联合治疗,具有互补作用,有效的避免了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且治疗效果佳[5-6]。

本研究表明,2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别使用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髓像分析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

总之,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西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中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及起到补血、补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振领.益髓养元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J].中医研究,2015,28(11):31-33.

[2]闫昱江,傅薇,周进才.补肾中药联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腺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64-66.

[3]赵立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0):915-916.

[4]李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4):301-302.

[5]陈英坤,胡令彦,胡明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6):50-51.

[6]朱旭.补肾活血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1(5):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