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治疗中中药的应用频次及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高热病治疗中中药的应用频次及临床研究

张芳华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高热病治疗中中药的应用频次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信息定量统计法,对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药名进行统计,并按照中药功效对其进行探讨和分类。结果:高热病治疗过程中,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主要为泻下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化痰止咳药、补虚药、清热药等。而通过对照分析临床资料,两者统计结果基本吻合。结论: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关键词:高热病;中药;治疗;应用频次;临床研究

当患者体温大于39摄氏度,并出现舌红苔黄、心烦口干、尿赤便秘等症状,即为高热病,其属于急性发热疾病,且会导致持续性的机体高热,并造成患者抵抗力大大下降,同时还会导致机体器官面临较重的负担,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器官功能衰竭【1-2】。而针对高热病患者,目前临床治疗中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而由于中药具有多种药物种类,所以其治疗效果以及中药应用频次也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2】。因此本文对高热病治疗中中药的应用频次及临床研究进行了探讨,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资料,对2001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文献进行检索。将“高热病;常用中药药名”设定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约有420万篇文献收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全文检索后,先对“高热病”进行检索,对其中药应用频次最高的药名进行统计,再次检索后,记录、统计、排序相关的检索结果。

1.2方法

每种中药检索2次,记录总篇数,记录基准为4位数,并用0对不足4位数的中药进行补足。

2结果

2.1中药应用频次排序

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应用频次排名前100位的为:蟾酥(0043)、三七(0044)、车前子(0044)、川芎(0045)、乌梅(0045)、天花粉(0045)、牛膝(0047)、神曲(0047)、杜仲(0047)、百合(0048)、肉桂(0049)、淫羊藿(0049)、枳实(0050)、藿香(0050)、桃仁(0051)、贯众(0051)、地骨皮(0051)、木通(0051)、远志(0051)、大枣(0053)、夜交藤(0053)、泽泻(0054)、野菊花(0054)、延胡索(0054)、苏木(0057)、沙参(0058)、辣椒(0059)、羌活(0060)、郁金(0061)、四季青(0062)、五味子(0064)、蜂胶(0063)、滑石(0063)、樟脑(0064)、龙胆(0067)、山楂(0067)、槟榔(0069)、淡竹叶(0070)、附子(0072)、蜂蜜(0073)、枳壳(0073)、白头翁(0075)、麦芽(0075)、苦参(0075)、香菇(0076)、绞股蓝(0078)、红花(0076)、丁香(0079)、山药(0081)、桑叶(0082)、桂枝(0087)、木耳(0089)、木瓜(0089)、生姜(0089)、绿豆(0090)、苍术(0092)、芒硝(0093)、半夏(0095)、地榆(0098)、白芍(0100)、茶叶(0101)、灵芝(0101)、厚朴(0102)、牛黄(0102)、茯苓(0106)、丹参(0110)、珍珠(0112)、菊花(0116)、赤芍(0116)、青蒿(0125)、防风(0127)、杏仁(0130)、荆芥(0135)、大蒜(0136)、陈皮(0137)、白术(0137)、人参(0140)、麻黄(0145)、穿心莲(0149)、蒲公英(0154)、黄柏(0155)、薄荷(0158)、党参(0162)、桔梗(0163)、玄参(0164)、竹叶(0176)、当归(0191)、知母(0217)、石膏(0225)、大青叶(0237)、大黄(0309)、鱼腥草(0313)、黄岑(0313)、金银花(0350)、黄连(0357)、连翘(0362)、板蓝根(0455)、甘草(0469)、柴胡(0519)、黄芪(0948)。

2.2高热病治疗的中药分类

通过对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应用频次的检索,并按照功效进行分类,排名前6位的为:清热药,其中包括石膏、板蓝根、黄连、知母、黄芪、黄柏、金银花等20余味药;补虚药:其中包括党参、甘草、黄芪、人参等13余味药;解表药:其中包括菊花、葛根、薄荷、柴胡等16余味药;止咳化痰平喘药:前胡、竹茹、桔梗、半夏等;活血化瘀药:其中包括丹参、桃仁、苏木、郁金、红花、牛膝、川芎、延胡索、益母草等;泻下药:其中就包括:芒硝、大黄等6味药。

3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阳明气分热盛是高热病的主症之一,而大烦、高热、渴、大汗、脉洪大、尿赤等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而大多数清热药具有清解退热之效,即属于苦寒之品。采用中医治疗高热病的过程中,首选的治疗药物即为清热药物,且主要为白虎汤,该组方中包括甘草、苏叶、荆芥、知母、板蓝根、金银花、生石膏等【4】。而患者无论无汗或者有汗,脉象实或虚、均可采用此方剂,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而在对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应用频次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还包括薄荷、麻黄、柴胡等,而这几味药物均属于解表药,因此高热病治疗中,解表药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案。据有关研究显示,一些高热病患者还存在脉浮数、口渴、咳嗽、苔微白、身热自汗等症状,而采用解表药能够将患者的汗发出,然后采用清热药,则能达到治本治标的目的。另外高热病患者如果为儿童,由于其脾常不足、脏腑娇嫩,所以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白术、茯苓等药物【5】。

综上所述,高热病治疗中,中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参考文献:

[1]逄锦军,法庆莲,陈华.高热病治疗中中药的应用频次与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7:192.

[2]石景洋,付卫云,蔡永敏,王江潮.在治疗高热病中中药应用频次及临床分析[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04:120-126.

[3]石景洋,付卫云,毛秉豫,李凤芝.治疗老年痴呆病中药应用频次及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08:355-361.

[4]石景洋,付卫云,毛秉豫,曹孟孟.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中药应用频次及临床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10:2464-2467.

[5]南成花.治疗老年痴呆症中药应用频次及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2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