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理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运用

顿双杰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市30035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撷取的48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240例。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理评分(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情况、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实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性突出,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实行对比,实验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科;围手术期;应用效果

骨科患者多经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但手术会对患者的心理构成严重影响,使得患者出现不安、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而负性心理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造成直接影响[1]。为此,应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以此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以2016年3月~2017年8月撷取的480例骨科患者为主,以心理护理为基础,以常规护理作为参照,对比上述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共撷取骨科患者4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40例。试验前,所有骨科患者均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各项临床工作,排除精神病症者、意识障碍者。实验组中男、女各占51.67%(124/240)、47.5%(116/240);病例采选年龄段在20~62岁区间,平均(41.5±4.4)岁。对照组中男、女各占54.17%(130/240)、48.53%(110/240);病例采选年龄段在22~58岁区间,平均(40.9±4.1)岁。所有骨科患者的一般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处理,结果显示统计学意义不突出,P>0.05。

1.2护理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主要实行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手术方法、操作流程、需要配合事项等。

1.2.2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实施手术前、后心理护理、针对性护理,确保心理疏导过程中语言、态度适宜,不会对患者构成语言伤害。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情况、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

1.3.2采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实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骨科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两组骨科患者的临床全部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对比分别经n、±、%的形式表示,经t、X²加以统计学检验处理。临床统计学数据对比呈现P<0.05时,则可代表实验组、参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评分情况的对比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实行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为骨科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因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层面较低,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会对手术效果表示担心,进而出现不良心理,如:恐惧、抵触、焦虑等[2]。而不良心理会使得患者发生生理改变,生化改变,如: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睡眠质量下降等,这对于手术的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等,均会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以此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次研究,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了心理护理工作,临床效果较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入院后心理护理,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病房环境、医护人员,通过沟通,拉近护患间的关系,促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和病房环境,树立治疗的自信,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各项临床工作[3]。

手术过程中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流程、操作方法、需要配合事项。针对患者的错误认知,及时予以纠正[4—5]。然后,为患者讲解以往成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减轻心理负担,防止情绪波动过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构成不良影响。

手术后心理护理,手术后,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耐心、认真解答,以此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促使其及早获得康复。

需要注意事项:实施心理护理的时候,需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和患者沟通,结合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通过适宜的方式、口气、语言进行沟通[6]。针对患者的倾诉耐心倾听,以便有针对性的实行心理疏导。如: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者,多会表现出不自信、内心受挫心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上肢运动实行指导,鼓励患者单手吃饭、洗漱。针对腰椎、下肢手术者,教会患者直线翻身方法、床上排便方法。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树立自信,改善不良心理;担心手术存在后遗症者,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的优势、术后加强适当机体锻炼,即可获得康复。此外,还可鼓励患者实行深呼吸,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改善心理压力;骨科患者多需要实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再次手术,这对于经济条件较差者,无疑会加大其经济压力。为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其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法,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实际沟通的过程中,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安慰性语言,旨在促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关心,增加治疗的自信。与此同时,可通过积极的暗示性语言沟通,以此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信息刺激,使得患者保持心情愉悦。

总而言之,心理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护理效果较好,能很好的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方面广泛予以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倩,胡玉玲,周敏等.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7):36-38.

[2]刘洪艳.心理护理在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7):7233-7233.

[3]董林,易银芝,张妮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骨科围术期患儿的护理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7,15(18):2230-2232.

[4]张耀.心理护理在骨科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0):65-66.

[5]段广花.对行骨科手术后卧床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3):180-181.

[6]乔花.心理护理干预对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2):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