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上肢骨骨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上肢骨骨折

李勇

沅陵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怀化市419607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上肢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骨科接收128例上肢骨折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办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4例患者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64例患者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数据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上肢骨折患者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不开刀即可达到手术治疗效果,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中医正骨手法;上肢骨骨折;临床疗效

上肢骨折的发生多是由个体从高处跌落、摔倒或者交通事故等因素导致个体上肢骨骼偏离正常生理解剖位置,上肢出现骨骼移位,上肢功能受限、局部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1]。目前临床将个体骨折临床治疗办法分为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正骨治疗,部分研究学者认为中医正骨手法可避免开刀对个体局部组织造成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另一部分研究学者认为中医正骨无法对个体骨折部位实现准确骨骼解剖复位,可影响个体患肢功能恢复[2]。本次实验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骨科接收128例上肢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论证中医正骨手法对上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64例上肢骨折患者,男42例,女22例,患者年龄在12岁至75岁,平均年龄在(68.6±1.5)岁,患者局部功能受限、骨折移位、患肢疼痛肿胀时间最短为3小时,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最长为3天,平均病程在(15.9±4.2)小时,骨折类型:其中有29例患者为尺桡骨干骨折,有21例患者为肱骨干骨折,有8例患者为锁骨骨干骨折,有4例患者若为掌指骨骨折,有2例患者为肩胛骨骨折。对照组64例上肢骨折患者,男41例,女23例,患者年龄在13岁至78岁,平均年龄在(69.6±1.7)岁,患者局部功能受限、骨折移位、患肢疼痛肿胀时间最短为3小时,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最长为3天,平均病程在(16.9±4.1)小时,骨折类型:其中有25例患者为尺桡骨干骨折,有21例患者为肱骨干骨折,有10例患者为锁骨骨干骨折,有6例患者若为掌指骨骨折,有2例患者为肩胛骨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64例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64例患者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医师根据患者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移位情况选择拔伸、旋转、折顶、回旋、端提、捺正、分骨、屈伸、纵压等手法瞬间复位,在纠正骨折移位的同时最大程度减轻个体患者疼痛不适感,手法复位后对患肢涂抹活血化瘀药,促进患肢消肿,而后对患者上肢进行夹板固定并用三角巾悬吊,在手法复位的过程中医师应做到手法轻柔、操作准确。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上肢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如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分型临床表现

显效患者解剖复位成功,骨折线消失,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为5分,患者患肢恢复正常水平。

有效患者解剖复位成功,骨折线模糊,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得分在3分以上,患者患肢功能良好,活动轻度受限[3]。

无效患者未成功复位,骨折线清晰,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3分以下,患者患肢活动明显受限。

(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局部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膜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3讨论

上肢包括个体手部、腕部、前臂、上臂、肩肘部,当个体上肢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打击时,暴力在骨骼中进行传递,在骨骼惯性、暴力打击、重力等多种力的影响下,骨骼偏离正常解剖位置,对局部神经血管、软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上肢骨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托举无力、局部关节肿胀、疼痛,多见于青少年以及老年个体[4]。患者骨折后上肢功能明显受限,若未进行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甚至骨折不愈,致使患者局部骨折畸形发展。上肢骨折主要分为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正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需切开患者患肢,纠正骨折移位,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与西医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对个体局部组织损伤小的特点,属于绿色疗法[5]。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人体筋脉肉皮骨与五脏六腑相通,中医正骨手法在手法复位的同时给予患者夹板固定,中药外敷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患肢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常规外科手术治疗采用切开复位,对患者患肢局部软组织损伤较大,患者愈合慢,临床护理不慎可增加患肢感染几率。夹板固定与属于外固定,夹板松紧度适宜,在对患者筋骨起到固定的同时,不会影响个体患肢后期功能锻炼,符合生物力学,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以及上肢功能的恢复。

本次实验显示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综上所述,对于上肢骨折患者医师根据患者骨折类型以及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患肢恢复。

参考文献:

[1]付海龙.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上肢骨骨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99-100.

[2]黄成.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上肢骨骨折[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9):48.

[3]杨少辉,许红霞,邢健昆等.正骨伸筋胶囊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5,1(2):43-44.

[4]李卓伟,高峻青,陈浩宇等.中医正骨手法整复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0):69-70.

[5]何强,王喆,何昊等.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7(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