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

李毅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300211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采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统计验证中笔者参考治疗方式的不同对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纳入以及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分组,平均分为参照组(n=40例)以及实验组(n=40例),将实行阿司匹林治疗患者选为参照组,将实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患者选为实验组,观察统计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有效率计算值、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31.54±6.24)、临床有效率计算值97.5%与参照组各项数据进行验证比较,P<0.05,统计学研究差异存在。结论: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氯吡格雷更具应用价值。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老年冠心病;疗效

冠心病是常见且多发的老年疾病[1],由于近年来国内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促使冠心病死亡率与发生率都在不断增加,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中因存在较差的耐受性,患者长期用药之后可能降低药效,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处理措施。现统计本院诊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不同治疗的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笔者研究涉及的80例样本均选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纳入且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年龄都超过60岁,排除精神障碍、老年痴呆、不配合等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组别均分,每组患者例数为40例,实验组中女性19例,男性21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61岁,中位年龄(71.54±5.22)岁;参照组中女性20例,男性20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62岁,中位年龄(72.54±4.55)岁。统计中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包括年龄、性别的基础资料,P>0.05,统计学差异不存在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予以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前5天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等治疗。将阿司匹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2148,2010-07-28;生产单位:上海北杰集团关东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患这归纳于参照组中,每天口服75mg阿司匹林肠溶片;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注册证号:国药准字J20130007,2013-01-15;分装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每天口服5mg硫酸氯吡格雷,每天一次。采集患者治疗前后清晨血,对血小板聚集情况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发作次数降低程度超过80%显示为显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发作次数降低程度在50~80%间显示为有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发作次数降低程度低于50%显示为无效。临床有效率计算值显示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计算研究中笔者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输入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数据,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有效率计算值取率(%)的形式表示,予以X2检验,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且予以t检验,P具有<0.05的显著差异,统计学分析研究意义存在。

2.结果

2.1统计验证参照组与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有效率计算值

研究显示,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有效率计算值97.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计算值77.5%,P具有<0.05的显著差异,统计学分析研究意义存在。

表1参照组与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有效率计算值对比

3.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机体内部心肌缺氧、供血不足诱发心肌损伤心血管的疾病。冠心病高发阶段为中老年群体,心律失常、心绞痛是该疾病发生后的主要表现,严重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的现象。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因存在比较复杂机制,且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患者各项身体功能逐渐降低,且不能承受更多的药物,导致降低耐药性[2]。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显示,老年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之后更容易形成不良现象,所以,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中采取安全、有效的抗栓药品十分重要,是将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的关键。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主要与血小板参导致血管狭小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等过程存在一定关系[3],且血小板具有显著作用,所以在临床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比较作用。

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聚集的一种药物[4],已经广泛应用在临床中,且可将老年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存在较差的药物耐受性,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导致发生不良反应与依赖性,促使阿司匹林药效被限制。氯吡格雷属于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阻滞剂[5],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新类型,是依据对ADP结合血小板膜上受体的作用实施选择性抑制,将效阻止糖蛋白(GP)1Ib/IIIa受体结合纤维蛋白原的作用进行阻止,进而起到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的作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联用可将阿司匹林应用之后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提升,但是不会引发依赖性与不良反应[6]。

经笔者不断努力研究显示,究发现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31.54±6.24)、临床有效率计算值97.5%与参照组血小板聚集率(41.57±8.11)、临床有效率计算值77.5%,形成统计学数据对比差异(P<0.05)。证实,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临床治疗中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相比较阿司匹林单独治疗更具优势,可提升患者临床效果,具备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春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87-188.

[2]陈兰兰,沈靖才,邓华林.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31-132.

[3]刘岚.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5(12):111-112.

[4]董洪武,王明生,赵霞,等.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177-178.

[5]刘君.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6):150-150.

[6]杜留军.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