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观察

彭莉群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究气道护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纽,分别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均50倒。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呼吸机一般管理措施,试验组患者给予气道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问、28d病死率与住院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呼吸机护理管理时,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发生VAP的概率,减少住院治疗费用,降低机械通气时间与病死率,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护理管理;重症监护室;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指的是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时给予机械通气连续治疗48h后发生的一类疾病。临床研究显示,进行机械通气时,发生VAP的概率较高,己成为一项较为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引起了相关专家与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对该类疾病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气道护理管理十分必要[1]。为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的50例患者给予气道护理管理,探究其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均50例,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重症患者,将瘫痪、胸外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排除。常规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21岁,平均(47.2±56)岁:机械通气时间:最长的33天,最短的1天,平均(11.2±4.6)天。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晟大的78岁,最小的20岁,平均(46.6±4.9)岁;机械通气时间:最长的32天,最短的1天,平均(10.9±5.3)天。比较常规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良好的对比。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检查,包括进行影像学诊断.血常规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性状,检查患者的肺部体征,机械通气时间等。常规组:采用呼吸机一般管理措施.包括人工气道护理、基础护理、更换呼吸机管路、日常消毒等。试验组:在上述管理基础上给予气道护理管理,包括:(1)时刻保持患者处于呼吸道通畅状态,给予经口鼻器官插管方式,严格掌握相关手术指征,必要情况下将气管插管拔除,缩短机械通气时间;(2)严格遵守手卫生,穿戴隔离衣,对病房做好消毒措施等;(3)选派专人管理呼吸机,每周定时对灭菌水进行更换,做好相关设置的消毒措施,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情况;(4)治疗时将患者床头抬高一定的角度,控制在30。-45。为宜,防止出现误吸、渗漏等不良情况;(5)做好呼吸气道湿化处理工作,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帮助患者吸痰。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扣背等,促进患者呼吸气道分泌物的排出:(6)严密关注患者气管套管气囊压力情况,以防出现意外损伤、误吸等情况:(7)做好患者的口腔卫生,给予适量的氯已定溶液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防止出现细菌定植情况;(8)每日进行脱机试验,嘱咐患者尽量进行床上锻炼,防止出现深静脉栓塞?等不良情况,可给予适量的抑制胃酸药物”’以防发生应激性溃疡等[2]。

1.3VAP诊断标准

连续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在48h以上,经过影像学检查后显示出现进行性扩大肺部浸润性阴影;肺部出现湿性哆音:白细胞计数增加至10.0×10'/L以上?;呼吸道出现脓性分泌物,且进行细菌培养时可见新增病原菌等。

1.4评价指标

比较常规组与试验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与住院治疗费用等,比较两组差异。

1.5数据分析

全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与住院治疗费用等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混着,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比较常规组与试验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VAP的发生率可达48.5%,病死率可达37.5%,该类疾病是危急患者给予呼吸机治疗期间出现的一类院内感染现象,且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近几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建议气道护理管理用于VAP的预防,且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3]。气道护理管理的理念为质量管理.旨在将各种分散的管理措施有效进行整合归纳,使得管理措施更加严谨化、系统化、科学化,同时在操作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处理,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4]。总结发生VAP的相关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5]:(1)胃内容物出现反流或吸入。若其反流将使得患者胃内细菌上移至咽部,后进入患者呼吸道,引发VAP;(2)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由于低白蛋白症患者免疫力较为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细菌易感性;(3)一般情况下人体胃内应保持无菌状态,当患病后将使得患者机体内环境与胃液酸度改变,若再加用某些抗酸药物将进一步加剧胃内酸度,引发细菌感染,胃一食管反流引发胃吸入并诱发VAP;(4)广谱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将使得患者机体抵抗能力降低,长此以往,机体防御能力屏障将被破坏,使得VAP的风险增加:(5)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长时间使用呼吸机治疗,反复进行吸痰等操作,将进一步加剧患者气道黏膜的损伤;进行插管与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过长将明显降低咳嗽反射情况与排痰功能等,增加发生VAP的风险[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呼吸机治疗患者给予气道护理管理后,该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与住院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呼吸机常规管理组(P<0.05).进一步说明了该项护理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综上可知,采取气道护理管理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降低VAP发生率与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此外,该管理模式也可有效降低住院治疗费用.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葛利静,何树娟,陈红梅,郑丽华.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11):1050-1052.

[2]许琰.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1+3.

[3]杨丽萍.集束化护理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3):181+189.

[4]林丛,严玲微,杨娜妩.实施护理管理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上海预防医学,2015,27(04):227-229.

[5]臧正明,宫海鹏.重症监护室囊上冲洗联合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3,11(08):707-708.

[6]王汇,张玲娟,周丹,左漫漫.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