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外渗的处理体会及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外渗的处理体会及预防

谷丽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154600

摘要:20%甘露醇注射液用于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外渗后持续湿敷的护理效果观察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碘普罗胺注射液370;20%甘露醇注射液;外渗;肿胀;持续湿敷

碘普罗胺注射液370是一种高渗性非离子型造影剂,广泛应用于临床CT增强扫描和血管造影,是放射介入诊疗技术中主要显影剂。由于碘普罗胺注射液370的高渗性、高浓度性和高压注射特性,且对血管刺激性强,如果选择静脉不当,穿刺效果不佳,血管弹性差等因素均会导致碘普罗胺注射液外渗至周围组织,造成局部组织肿胀且疼痛。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8月行血管造影和体部增强扫描1603人,其中冠状动脉CTA332人,头CTA257人,下肢静脉CTA8人,下肢动脉CTA16人,肺动脉CTA28人,血管造影合计641人;肝脏增强扫描269人,肺脏增强扫描217人,双肾CTU115人,全腹增强扫描80人,头增强扫描49人,盆腔增强67人,胰腺增强扫描74人,肾脏增强扫描71人,体部增强扫描962人。其中有很多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存在高龄、长期输液、静脉炎等各种因素,导致血管条件差,增加的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外渗机率,有12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外渗,外渗组织肿胀范围直径2—8cm不等。现对12例碘普罗胺注射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具体如下:

1外渗的处理

发现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按压针眼10分钟,轻度外渗多无需特殊处理,外渗的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多能自行吸收,外渗范围直径>2cm者立即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浸湿的无菌纱布持续湿敷肿胀部位,并用保鲜膜包裹,有效防止20%甘露醇注射液内水分的挥发,肢体抬高制动,禁忌热敷。湿敷范围>肿胀范围2cm。利用20%甘露醇注射液可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作用,使组织间水分入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肿胀程度,每小时用皮尺测量一次肿胀部位的臂围,掌握肿胀部位的消肿情况。每3小时更换甘露醇注射液浸湿的纱布,并用保鲜膜包裹,保证持续有效湿敷24小时。外渗后8小时肿胀逐渐消退,且无痛感,无水疱形成,皮肤颜色正常红润,皮温正常,患者无不适,肢体活动自如。

2心理疏导

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外渗发生后,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外渗情况,并说明外渗处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避免或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促进碘普罗胺注射液370的排出。

3疼痛的评估

应用疼痛强度评分方法(PPI方法)对患者患处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0分为无疼痛,2分-3分为中度疼痛,4分-5分为重度疼痛。

4外渗的预防

(1)注射前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加热,降低其粘稠度,减少对血管的压力,合理选择注射压力.

(2)尽量选择粗且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四肢关节、血管分叉和静脉窦,不应该在近日穿刺过的部位反复穿刺,穿刺后妥善固定,避免刮脱。

(3)提高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不可以在皮下潜行然后进入静脉。

(4)合理选择高压注射器的压力,体部增强扫描注射速度控制为3.5ml/s,血管成像速度为(4.5-5.5)ml/S。

(5)连接高压注射器后,用药前应预先用盐水试冲静脉留置针,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且回血良好,

5饮食建议

检查前2小时患者可以正常进食,检查前2小时以内患者应禁食。检查前必须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对多发骨髓瘤糖尿病多尿症少尿症高尿酸患者年老体弱和年幼的患者。

6结果

碘普罗胺注射液370外渗后8小时肿胀逐渐消退,无疼痛感,无水疱形成,皮肤颜色正常红润,皮温正常,患者无不适,肢体活动自如。

7体会

碘普罗胺注射液370的水溶性较好,进入血管后易于扩散,始终处于游离状态不参与血浆蛋白结合和机体代谢,对机体组织和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1]。碘普罗胺注射液370渗漏至皮下组织,会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疼痛、水疱和肌肉坏死,严重者出现肌筋膜高压综合征,在影响检查的同时还会诱发医患纠纷[2]。20%甘露醇注射液可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使组织间水分进入血液循环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3],利用这个原理将浸有20%甘露醇注射液的纱布持续湿敷在外渗后肿胀的部位24小时,并用保鲜膜包裹,肢体抬高并制动,促进血液循环,结果证明措施有效,且效果显著,为患者减轻痛苦。该方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军,刘欣.碘普罗胺剂量差异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5):686-688

[2]肖巧玲,何桂凤,李小凤等.64排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03-104.

[3]吴谨如,蒋国琦.护士必读2003,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