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肖曌

湘雅常德医院新生儿科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中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NRDS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CPAP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S,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RDS的治疗中应用PS联合CPAP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中的以进行性呼吸困为主的疾病,可使患儿出现呼吸衰竭并导致患儿的死亡。在NRDS的治疗中如何改善缺氧状态是治疗的关键,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可通过改善肺通气,缓解患儿的低氧血症,是NRDS的常用治疗方式[1]。随着临床对该病研究的深入发现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该病的病理基础,本次的研究中将探究在NRDS的治疗中应用PS联合CPAP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60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对NRDS的诊断,患儿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及治疗方式均知情;排除合并有颅内出血、先天性畸形者,排除合并呼吸衰竭者。使用PEMS3.0软件产生的随机数表将患儿分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出生时间1-34h,平均(18.5±4.0)h,胎龄28-37周,平均(32.0±2.2)周,出生时体重1655-2300g,平均(2002.5±228.0)g。试验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出生时间1-35h,平均(18.0±4.8)h,胎龄28-36周,平均(32.2±2.0)周,出生时体重1640-2308g,平均(2012.8±225.0)g。两组的以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置于保暖箱内,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气指标,实施补液、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并予以抗感染、维持血压、血糖水平的正常,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同时应用CPAP,清理患儿呼吸道后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器,连接CPAP装置,压力维持在3-5cmH2O,氧浓度30%-70%,氧气流量7-9L/min,并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在患儿病情平稳、呼吸困难症状消失、血气正常24h后可撤机。

试验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PS治疗,方法为:应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华润双河药液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128)70mg/kg,经气管一次性给药,每12h给药一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24h的血气指标,以动脉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氧合指数(PaO2/FiO2)。另外在治疗后72h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

1.4疗效评价

显效:紫绀、吸气性凹陷等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呼吸平稳、面色红润、神态正常、四肢肤温正常;有效:呼吸困难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患儿面色、神态、肤温尚可;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22.0分析包,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以t、X2检验,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试验组比较,X2=4.706,#P=0.030。

3讨论

NRDS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理特点为早产儿肺部尚未发育完善,PS缺乏,肺泡与空气的交界面缺乏张力,肺泡被压缩,出现肺不张的情况。而血液在经过发生肺不张的区域时无法经正常的气体交换回到心脏,造成肺部血PaO2下降,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氧合作用,从而出现酸中毒,进一步造成肺部血管痉挛,增加肺部血流阻力,肺的灌注不足,发生渗液,形成肺透明膜[3]。一旦新生儿出现NRDS,则需及早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改善患儿的预后。

本次的研究结果中显示试验组治疗后PaCO2低于对照组(P<0.05),PaO2、PaO2/FiO2、pH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NRDS的治疗中将PS与CAPA联合应用可更好的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治疗效果。CAPA无需气管插管即可为患儿提供持续的正压通气,可增加患儿肺通气容积,防止肺泡的萎缩,改善患儿的缺氧状态[4],但是单纯予以CAPA无法改善患儿的PS缺乏状态。PS是一种磷脂蛋白复合物,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减弱肺泡表面的张力,防止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浆向肺泡渗出,降低毛细血管压力,增加肺的通气量和肺泡内氧分压,通过外源性的注射PS可有效补充新生儿肺部的PS,改善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5]。因此在NRDS的治疗中将PS与CAPA联合应用可在增加新生儿肺部PS的同时,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因此可更好的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PS联合CPAP治疗NRDS,对于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有更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鸿飞,苏翠敏,刘芳意.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3):366-368.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上下)(精)[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23.

[3]苗耐英,温慧敏,梁红彦.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肺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5):931-933.

[4]刘春枝,梅花.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7):61-63.

[5]潘益匆,林振浪,王大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西地那非与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9):4721-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