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芬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石门415300

摘要:目的分析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的8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均来自于本院,经确诊时间先后分组,常规组43例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研究组43例应用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0%、74.42%,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LDH、血浆真菌β-(1,3)-D-葡聚糖、PaO2、CD4+计数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O2、BUN、CRE、ALB、AST、ALT、WBC、SaO2等指标对比无异(P>0.05)。结论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卡泊芬净;复方磺胺甲噁唑;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

艾滋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由于HIV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功能损伤性疾病,随着艾滋病的发展,患者极易出现肺孢子菌肺炎,且具有反复发作、病死率高的特点,极易累及其他多个脏器,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呼吸窘迫、肺部湿啰音等,为了严格控制艾滋病和肺孢子菌肺炎症反应,较少患者的耐药性,需要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提供安全性高、疗效好的联合药物治疗,及时改善患者肺部炎症,预防和减少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生率[1]。此课题选取8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分析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实验步骤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该研究选取的8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均是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4月期间纳入,经确诊时间先后分组,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3例,年龄范围23—66岁,均值(40.15±10.25)岁;其中女患9例、男患77例;入组方法:两组患者经蛋白印迹试验(WB)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均符合2011年卫生部提出的《艾滋病诊疗指南》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哺乳期或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疱疹病毒感染、脑膜炎者[2]。两组患者在症状表现、传染途径等临床资料方面无比较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包括抗感染治疗、吸氧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待抗PCP治疗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且需要指导患者多饮水,保证患者24小时内尿量达到1500—2000ml,常规组患者基于此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80mg甲氧苄啶与400mg磺胺甲噁唑)治疗,每天指导患者治疗3次,每次给予4片,连续治疗半个月;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即为患者注射醋酸卡泊芬净,起初每天使用量为70mg,第二天使用量降低至50mg,连续注射7天后,停止卡泊芬净治疗,之后进行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方法与常规组相同,共同治疗3周。

1.3评估标准

在治疗前后均需检验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其中包括血清LDH、血浆真菌β-(1,3)-D-葡聚糖、CD4+计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尿素氮(BUN)、血肌酐(CRE)、血清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细胞计数(WBC)、血氧饱和度(SaO2)等,基于此严格按照《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即显效:治疗后,患者呼吸窘迫、咳嗽、发热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除,经胸部CT检查显示肺部炎症反应减轻>60%;有效:治疗后,患者经胸部CT检查显示肺部炎症反应减轻介于30%--60%,且呼吸窘迫、咳嗽、发热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经胸部CT检验显示肺部炎症反应减轻<30%,且表现出间质性病变,呼吸窘迫、咳嗽、发热等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发展至后期发生多脏器衰竭或死亡情况,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和有效几率总和[2]。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实验研究结果输入SPSS20.0软件,定数资料用x2检验,表述用百分比(%),定量资料行均数±标准差(x±s)表述,检验组间对比用t,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LDH、血浆真菌β-(1,3)-D-葡聚糖、PaO2、CD4+计数、PCO2、BUN、CRE、ALB、AST、ALT、WBC、SaO2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LDH、血浆真菌β-(1,3)-D-葡聚糖、PaO2、CD4+计数等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其余指标对比无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部分指标对比(x±s)

3讨论

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肺孢子真菌引发的一种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也是艾滋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后通常伴随着咳嗽、发热、呼吸窘迫等临床症状,其具有病死率高、反复发作、易感染等特点,炎症反应严重者极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不良后果,进而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因此需要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提供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而卡泊芬净、复方磺胺甲噁唑是近几年临床常用的两种药物,前者是一种半合成脂肽化合物,也是第一种棘球白素类抗真菌药物,对β-(1,3)-D-葡聚糖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破坏患者真菌细胞壁结构,进而降低真菌细胞渗透压,导致真菌裂解和死亡,具有较高的抗菌效果,后者是治疗肺孢子菌肺炎常用的一种抗菌药物,能抑制细菌叶酸代谢,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但少数患者会出现耐药性、骨髓抑制等情况[3]。

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前,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无比较差异,且治疗后,两组患者PCO2、BUN、CRE、ALB、AST、ALT、WBC、SaO2等指标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血清LDH、血浆真菌β-(1,3)-D-葡聚糖、PaO2、CD4+计数等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总而言之,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和耐药性,值得推广应用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中。

参考文献:

[1]李爱新,王莉琳,画伟,等.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9例报告[J].北京医学,2015,37(9):892-894.

[2]王宇,秦小超,黄强,等.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疗效分析[J].内科,2016,11(5):750-752.

[3]宋贤,普琳梅,马翠莲,等.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医药导报,2017,36(12):1415-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