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谢晓曼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湖南醴陵412200

摘要:目的:评估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患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08例进行本组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肌电图测定,给予标准化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电话与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通过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进行诊断,诊断出神经失用的者预后效果明显比轴索断裂者好(P<0.05)其阳性预测值是78.70%(80/108);阴性预测值是91.67%(99/108)。结论: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病损和面肌的预后转归具有直观性和高效性,是一种简便的检查指标。

关键词:肌电图;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预后评估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prognosticvalueofelectromyographyinthestandardizedtreatmentofacute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Methods:thestudygroupwereselectedinourhospitalinJanuary2014~2016yearinJunethepatientofacute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in108cases,determinationoftheimplementationofEMGinallpatients,withstandardizedtreatment,aftertreatmentbytelephoneandoutpatient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3months,recordedtheprognosis.Results:throughelectromyographyfordiagnosisofacute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diagnosedwithneuralprognosissignificantlythanaxonotmesis.(P<0.05)andthepositivepredictivevaluewas78.70%(80/108);negativepredictivevalueis91.67%(99/108).Conclusion:electromyographyisasimpleandeffectivemethodforthediagnosisofacute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andtheprognosisoffacialmuscles.

Keywordselectromyography;acute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standardizedtreatment;prognosisevaluation;

急性周围性面瘫也可称为贝尔麻痹、面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炎等,是一种常见的面神经损伤。该病通常认为是因各种因素引发患者局部营养神经缺血、血管痉挛及水肿等所致,对该病预后判断以临床经验为主[1]。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对该病的预后判定通过肌电图测定是一种简便、可靠且客观的评估指标,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2]。本文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患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分析评估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的预后价值,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患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08例进行本组研究,对所有患者给予标准化治疗并实施肌电图测定,所有患者的病变程度通过国际公认面部神经功能的评价标准进行测定后符合病症表现,排除存在已知病因引发的周围性面瘫,在肌电图检查之前未使用过任何的药物。患者中,男性患者一共是61例,女性患者一共是47例;年龄最大值是71岁,最小值是20岁,均数值是(48.6±5.7)岁;所有患者至少做过两次肌电图的检查。

1.2方法

检测方法:选择丹麦Dantec所生产的肌电图电位仪,参数设置:扫描速度为22mm/s,灵敏度为2.0mV/p,分析时间为20s。肌电图测定为:以同心针刺患者上唇方肌后对其静息、轻收缩与大力收缩时的状态进行记录。记录神经传导:在患侧眼轮匝肌上放置电极,在鼻根部放置参考电极,刺激电极选择盘状电极,使患者口角轻微抽动,引出最大与较稳定负相向上正弦波,插入电位延长、纤颤电位、重收缩募集电位计止锐波等减小作为异常现象。通过肌电图来判定患者的病症是否符合临床标准。若需进行二次肌电图检测需在面瘫发病至少10~14天后进行测定。

药物治疗:对所有的患者都经过标准化治疗,即选用大剂量的泼尼松龙,每天1.0g,加入左旋糖酐行静脉滴注,对所有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时间必须超过7天。

随访观察:对所有的患者随访的时间必须超过3个月,可通过电话随访与门诊复诊的方式进行,调查患者的预后效果。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进行至少为期3个月的随访,对其预后结果进行评价,可分作完全康复与康复但伴有后遗症两种情况。完全康复:患者面瘫肌的运动功能得以完全性恢复,且面部两侧对称,经EMG测定未见出现失神经电位,在运动单位时电位的时限、相数及波幅等正常,而大力募集为干扰相。康复但伴有后遗症:患者面瘫肌的运动功能和大力募集比治疗前皆有所改善,但并不明显。

以神经失用作为阴性结果,以轴索断裂作为阳性结果,行肌电图检查时,其阳性预测值=阳性结果中伴有后遗症康复例数/阳性结果总例数;阴性预测值=阴性结果中完全康复例数/阴性结果总例数[3]。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过程当中所获取的所有数据皆录入SPSS软件中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作为表达形式,行χ2检验,在对比中存在差异者可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在本组的108例患者中,经过肌电图临床诊断后,有83例诊断结果为神经失用,有25例诊断结果为轴索断裂。经标准化治疗之后,对患者至少随访3个月,发现完全康复者一共有77例,康复但伴有后遗症者31例,诊断结果为神经失用的患者预后情况比诊断结果为轴索断裂的患者预后情况相对较好(P<0.05),其中,肌电图的阳性预测值是76.0%(19/25),阴性预测值是93.97%(78/83),具体见表1所示:

3.讨论

面部神经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单侧周围性面部神经麻痹急性发病,早期病变主要是水肿和脱髓鞘,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轴突变性。一旦病情累及髓鞘就会对神经传导的速度产生明显影响,若轴索遭受损伤,则会引发神经性营养不足和终板微电位变化等情况,从而最终表现诱发电位波幅和肌电图异常[4]。通常情况下,轻度与中度损伤的患者大部分在半年内可以痊愈,且预后效果比较好,而重度损伤的患者则比较难痊愈,即便是部分痊愈,需要用时也相对较长,大多需超过半年,严重影响患者美观与日常生活。

对神经损害的程度进行判断一直以来都是临床评估的难点,多数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而对患者预后进行正确评估不但可以判断不同的病情程度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还能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所以,寻找简单方便又快捷的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有效评估方式,是临床医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肌电图可以快速客观地对肌肉神经自身功能状态进行反映,也是当期对急性周围性面瘫定性检查的最好方法。国外有许多学者通过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诊断及预后评估,经随访发现有着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但认为应该在病损的2~3周后检查最为适宜,因为病程的早期经电生理检查通常只显示出部分异常的结果,有可能在病程发展的过程中累及到轴索,对于早期判断损伤程度与推测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价值[5]。

综上,我们认为,通过肌电图检查应用在急性周围性面瘫中对于判断病损和面肌的预后转归等具有显著的效用和直观价值,可作为一种简便的临床定性指标,在病情评估及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西怀,李佳宾,范保娣.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25(08):125-126.

[2]罗苑媚,陶加平,曹雪梅,闫兵,吴志强.肌电图在急性面瘫的诊断与疗效判定价值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2,07(01):66-67.

[3]孙智颖.肌电图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17(10):7-9.

[4]陈婷,谢西梅,刘旭光.神经肌电图在针灸研究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03(07):3025-3026.

[5]蔡海燕,李娜.肌电图运动诱发试验在周期性瘫痪诊断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1,08(06):4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