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高洁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实施随机分组,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3)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护理结果。结果和护理前比较,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降幅大;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33±2.10d)比对照组患者(12.40±3.62d)短;并发症发生率(15.1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4.24.1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MI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上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如果抢救不及时极容易造成患者死亡,除了必要的抢救措施之外我们也要辅助护理干预手段。本院为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将选择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33)。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0.44±5.32)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1.05±4.08)岁。以上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知情同意,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优质护理小组

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给予护理人员充分的休息时间;依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职称将其分成不同的护理小组,主管护士担任组长,强化护理小组工作的监督和评比。

1.2.2入院指导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协助家属办理住院,及时对患者实施病情评估和心理状态评估;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介绍住院环境以及相应的住院注意事项。

1.2.3日常指导

在患者饮食上要遵循低热量、低钠盐的原则,尽量少吃多餐,建议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事物,切忌生冷辛辣。引导患者适应床上排便,并且控制力道,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心脏负荷,及容易引发不良事件。

1.2.4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病急且病情严重,患者极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在住院期间表现为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样的心理状态容易造成患者心前区疼痛感加剧[1]。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实施必要的心理疏导,耐心听取患者诉求,并做好疾病宣教工作,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治疗信心,并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借助家属力量安抚患者情绪。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和护理前比较,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降幅大,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33±2.10d)比对照组患者(12.40±3.62d)短;并发症发生率(15.1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4.24.1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病和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且有年轻化趋势,由于该疾病发病急、病情重,极容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我们的抢救工作需要辅助护理干预,提升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2]。

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实施随机分组,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3)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护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和护理前比较,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降幅大;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33±2.10d)比对照组患者(12.40±3.62d)短;并发症发生率(15.1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4.24.1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针对AMI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肆莲.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89-190.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29(12):7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