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研究概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研究概况

郭小燕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儿科天津武清301700

摘要: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给患儿的成长发育、患儿家庭都带来不利影响。西医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并无特效疗法,但中医药在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上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研究情况进行简单分析综述。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研究概况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其以阵发性喷嚏、鼻痒、鼻塞以及清水样涕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伴或不伴流泪、眼灼热感、眼红、眼痒等眼部症状。调查数据显示,过敏性鼻炎的全球发病率在10%-25%之间,我国主要城市的样本调查结果则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在8.0%-21.4%之间,但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可以达到30%以上,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在患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1]。这种慢性疾病还会给患儿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而,厘清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并给予合理的干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概况如下:

1病理、病机

过敏性鼻炎亦被称为变应性鼻炎,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西医将其定义为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认为机体在变应原中暴露之后,经致敏、二次过敏原接触等过程后,致肥大细胞脱颗粒,过敏物质(主要是组胺)释放,诱发鼻粘膜充血、水肿,鼻内分泌物增加。在此过程中,其不仅受特异性免疫机制的控制,还受到细胞因子、神经介质、易感性基因以及T辅助细胞等的调节。在治疗上,多使用抗组胺药、抗炎药、抗胆碱剂、减充血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

中医则将过敏性鼻炎纳入到“鼽嚏”、“鼻鼽”、“鼽水”等的范畴内,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关于“鼽嚏”的记载。过敏性鼻炎发作的病机复杂,不同的文献记载及研究也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风寒是诱发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燥、火、湿、热;肺脏是其主要病位。《黄帝内经》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在于“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外台秘要》则认为“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寒”是诱发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机制;《医门法律》认为,其发病机制在于“燥气先伤上焦华盖”;《三消论》认为鼽嚏与肺热有关,“因六气之火、热为患”。也有研究认为鼽嚏的发病与痰饮、水毒相关。在病位研究上,虽然诸多研究都倾向于肺腑失调,气机失和。这是由于肺主宣发,外合皮毛。当患者的肺气虚弱时,则无法卫外,腠理疏松,易受风邪、寒邪的侵袭,并诱发肺气失宣,导致鼻窍不利。但也有研究认为,肝脏、肾脏、脾脏也是鼽嚏的病位所在。腠理亦受肝脏所辖,肝气不疏的情况下,浊阴侵袭鼻窍腠理,易患鼻鼽;而肾气不和,则无法温化寒饮;脾虚则无法行气化湿,痰湿内生,风寒入里化热,九窍不通。

另一方面,小儿过敏性鼻炎不同于成人,小儿的脏器娇嫩,未能完全发育成熟;中医多认为其发病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有关。小儿过敏性鼻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则与患儿体质难调有关。中医关于过敏性鼻炎的病机、病位等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综合来看,过敏性鼻炎的发生肺脏、肾脏、脾脏乃至肝脏不足,导致外邪入侵,积滞于内都有关系。病机寒热夹杂,虚实并见[3]。

2辩证分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髓所在,不同论著研究对过敏性鼻炎的分型不同,《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将其分为肺气虚寒型、脾气虚弱型、肾阳不足型及肺经伏热型四种类型;近代学者则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将其分为风寒滞肺型、肺脾气虚型、痰饮蕴肺型、脾肾亏虚型以及湿热内壅型。其中,风寒滞肺型的患儿要以疏风散寒为主,治疗可以采用荆防败毒散;肺脾气虚型要以补肺健脾、化湿通窍等为主,治疗可以采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痰饮蕴肺型可以清宣肺气、温化痰饮为主,治疗可以采用辛夷清肺饮、苓桂术甘汤等;脾肾亏虚型要以补肾健脾,益气通窍为主,治疗可以采用金匮肾气丸合玉屏风散、青娥丸合六君子汤等;湿热内壅型则需要分阶段治疗,患儿患病初期可以以解表为主,辅以清热、解毒化湿,治疗可以采用川芎茶调散;后期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可以以清热利湿、扶阳固表为主,治疗可以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补肺健脾汤等[4-7]。

3常用疗法

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常用内服外治法,内服有针对不同辨证分型的专方治疗,外治则可通过针刺、脐灸、穴位敷贴等传统方法以及建立在现代新型剂型上的中药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理渝骄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在治疗效果上,也得到了临床验证。

陈健的研究对祛风通窍汤治疗50例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患儿经辩证诊治确定为肺虚不固,风寒外袭,则给予祛风通窍汤(方以白芷苍耳子、辛夷、黄芩、蝉蜕、桔红、甘草等构成)来达到调和营卫、祛风通窍的目的;6剂初期治疗后,再加以防风、黄芪巩固症状治疗;5剂巩固治疗后再给以玉屏风散进一步巩固,防止复发,近远期治疗效果都十分效果显著。该法以祛风通窍为先,再以不同患儿的寒、热、虚、实加以区别,给予个性化后期调理。

4讨论

过敏性鼻炎的诱发因素多,加上患儿年龄小,无法准确描述症状及主观感受,容易被忽视或误漏诊。由于其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长期使用抗炎、抗过敏、激素类要的治疗副作用大,患儿及患儿家长的接受度差,疾病容易反复不愈。而中医药治疗可以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体质等给予辨证分治,针对性更强,副作用小,安全性有效性俱佳,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8-10]。

参考文献:

[1]李萌,魏肖云,汪受传.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药辨治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3):176-177.

[2]单采霞,高丽.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J].新疆中医药,2017,35(5):133-135.

[3]张小朴,史锁芳.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14-116.

[4]陈健.祛风通窍汤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105-108.

[5]叶志光,李惠,苏雪媚.加味参蛤散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5(5):37—39.

[6]田丽,吴文先,李芳.“桂枝体质”在婴幼儿过敏性疾病体质调节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04):102-104.

[7]田永远,郭新萍.针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TLR4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8,33(04):553-556.

[8]王丹凤.香菊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J].北方药学,2018,15(03):169+172.

[9]于少丽.过敏性鼻炎验案一则[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02):91.

[10]朱正阳,戚凯明,宣丽华.冬病夏治不同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gE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8,59(03):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