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佘妮娜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NICU科湖南42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为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早产儿提供发展性照顾护理的运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NICU的早产儿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喂养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面色不佳、呕吐、胃残留和腹胀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发生肺内感染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喂奶量高于对照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NICU的早产儿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情况,改善患儿的喂养不良情况,临床运用价值及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护理;不良反应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icacyandsafetyofprovidingdevelopmentalcareforprematureinfantsintheintensivecareunit(NICU).Methods:fromJanuary2014toDecember2016,atotalof120prematureinfantswithNICUwererandomlypidedinto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6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care,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developmentalcare.Thefeedingrateandadversereactionrate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testshowedthattheobservationgroupfeedingis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controlgroupwaspoor,vomiting,abdominaldistensionandgastricresidualratewerehigherthantheobservationgroup(P<0.05),thetwogrouphadpulmonaryinfectionratecomparison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observationgroup,dailyfeedingamountbodyweightwas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herecoverytimeisshorterthanthatof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developmentofnursingcareforprematureinfantswithNICUcaneffectivelyimprovethebreast-feedingsituation,improvethefeedingsituationofchildren,andhavehighclinicalvalueandsafety.

Keywordsintensivecareunit;prematureinfant;developmentalcare;nursing;adversereaction;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为危重新生儿进行治疗、护理及监护的重要场所,早产儿因孕期短,体质量过低,且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善,在临床中进行有效、全面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性照顾护理为新型的护理概念[1-2],通过干预能有效的促进机体发育成长及智力开发等。本次研究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干预NICU的早产儿,观察干预的效果及安全性。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NICU的早产儿共120例,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善;(2)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等疾病;(2)研究中途需退出患儿;(3)依从性较低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胎龄(33.01±2.42)周,体质量(1870.05±111.61)g;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胎龄(32.86±2.31)周,体质量(1864.42±108.46)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新生儿放入保温箱中进行护理,控制温度,并时刻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护理人员定期更换患儿的尿布、称重等;指导母亲进行合理的母乳喂养,定期对患儿进行抚摸护理。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主要措施为:(1)子宫环境模拟:维持监护室的温度及湿度:皮肤温度维持在36.5℃,肛温维持在37℃,湿度依据患儿的日龄调节,从80%降至60%,为避免感染,护理人员需给予无菌的环境,减少光线及噪音的刺激,给予“鸟巢”式环境,提供相对舒适的环境,保持患儿的呼吸均匀。(2)吸吮能力:将橡皮奶头放置于患儿的口中,每日进行间断性的锻炼,锻炼患儿的吸吮动作,并在患儿吸吮时护理人员在旁轻轻抚摸,进餐前进行吸吮,15min/次,8次/d,为患儿进行胃管进食,安排鼻饲时间及进奶量,护理人员依据患儿的情况及医嘱激进型母乳喂养的指导。(3)健康宣教:与患儿家属进行充分的交流,建立早期发展计划,规定每日患儿喂食时间,加强机体被动活动训训练,每日放松轻松的轻音乐,保证患儿有足够的睡眠,告知患儿家属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及方法,如喂食方法,定期探望的时间,增加患儿与父母皮肤接触时间,制定出健康手册发放于患儿家属手中,内容包括喂食时间及方法,日常注意事项等。

1.3评价标准

依据相关的参考文献制定喂养情况[3],良:母乳喂养成功;好:部分母乳胃炎,需搭配营养液;差: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面色不佳、呕吐、胃残留、肺部感染及腹胀发生率;对比两组患儿的每日喂奶量、体重恢复正常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和整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喂养情况对比

经检验表明两组患儿的喂养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1。

2.3相关指标

对照组每日喂奶量(341.51±40.01)L,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20.01±4.13)d;观察组每日喂奶量(411.05±42.11)L,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13.04±4.30)d,观察组每日喂奶量高于对照组(t=9.273,P<0.05),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t=9.055,P<0.05)。

3.讨论

3.1发展性照顾护理的运用前景

早产儿因胎龄<37周,其体内各器官及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且住院期间易出现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早期针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性照顾为新型的新生儿护理观念,其临床特点为在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需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及个性,将新生儿作为生命的个体来区别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需注重患儿护理和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4]。

3.2发展性照顾护理的运用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措施对NICU的早产儿进行干预,研究的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喂养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且胃残留、腹胀和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每日喂奶量高于对照组,体重恢复较对照组快,由此表明了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不良反应,采用子宫环境模拟,“鸟巢”式的环境模拟了母亲的宫内环境,从而增加了患儿的安全感。护理人员通过锻炼患儿的吸吮能力,且在患儿吸吮的过程中轻抚患儿,刺激了患儿的口腔感觉神经末梢,促进了患儿的胃排空,轻抚能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促进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国内有学者通过研究表明采用发展性照顾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体质量恢复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较低[5-6],在本次研究中的结果与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了发展性照顾护理在NICU的早产儿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NICU的早产儿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情况,改善患儿的不良反应,并促进了患儿的体重恢复时间,加快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8):41,43.

[2]赵艳芳.早产儿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208-209.

[3]石巧云.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8):299-300.

[4]发展性照顾在促进早产儿胃肠、免疫功能成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5]陈燕.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7):117-118.

[6]刘永琴,王汉青,徐芬,等.发展性照顾在促进早产儿胃肠、免疫功能成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