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活血化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可行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活血化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可行性

赵静琼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721006

摘要:目的:探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联合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4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Rankin评分、NIHSS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71%、61.29%,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3%、16.1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用药后Rankin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1.11±0.71)分、(1.72±1.21)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联合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可获得确切的效果,可行性较好。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常规西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可行性

脑出血主要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基底节、脑叶、脑桥、小脑等位置是常见的出血位置,主要是由于高血压造成小动脉硬化而造成出血症状[1]。心血管内科疾病中高血压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中老年患者是疾病高发人群,脑出血急性期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病情发展快、起病急等基本特征,以往临床主要是通过西医对颅内压进行控制,但其对于出血后继发脑组织生理病理效果改善情况不理想,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医学中脑出血可以纳入中风的范畴,中医临床开始应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既往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联合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24例,通过CT以及头颅MRI确诊为急性期发病。参照医学伦理学原则,分组之前均询问患者的治疗意愿,获得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男35例,女27例,年龄50~80岁,中位年龄(70.25±5.23)岁;平均出血量为(45.32±2.25)ml;出血位置:脑干10例,额叶15例,基底节区20例,丘脑12例,颞叶5例;对照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51~81岁,中位年龄(72.23±5.44)岁;平均出血量(45.18±2.21)ml;出血位置:脑干11例,额叶14例,基底节区18例,丘脑10例,颞叶9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基本一致(P>0.05)。

1.2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西医诊断根据《中国脑血管防治指南》[2]的相关标准进行;其中医诊断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的相关标准进行;所有患者的发病到治疗时间均低于72h,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5~22分左右,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且与脑出血疾病的临床诊断互相符合。

排除标准:将无法配合治疗、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试验患者、出血倾向以及活动性溃疡、严重痴呆、精神病、骨关节病、血液病与脑外伤等造成脑出血疾病等患者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入院后立即开展常规西医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要严格卧床,并给予吸痰、吸氧等治疗,若患者发病后2d内仍然无法进食,则需要采用鼻饲进行干预,避免出现并发症,通过头部冰帽给予降温处理,并给予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对于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要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并联合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1)根据患者的中医症状采用针对性的中药进行口服治疗。血瘀证合并痰浊阻络方:生大黄3g,茯苓20g,半夏、莪术、三七各10g,全瓜蒌30g,生蒲黄9g;血瘀证合并肝风内动方:生石决明30g,茯苓20g,赤芍药、天麻各12g,钩藤15g,生蒲黄9g,莪术、三七10g;血瘀证合并热毒内蕴方:全瓜蒌、茯苓各20g,黄芩、栀子、莪术、三七各10g,生大黄3g,生蒲黄9g。上述药物1剂/天,通过水煎服,分别在早餐、晚餐后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3周;(2)通过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脑血疏口服液(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20070059)给予临床治疗,10ml/次,3次/天,给予口服,在停止中药治疗后采用该药物继续治疗3个月;(3)采用无锡济民可信山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醒脑静注射液(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32020563)20ml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混合稀释后给予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治疗2周。

1.4临床观察指标

(1)通过改良Rankin量表判断患者的病残程度,分值为0~5分,获得越高的分值,表示患者的病残程度越严重。

(2)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用药前、用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为明显。

(3)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5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判断患者的用药效果,分成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无变化、恶化等4个级别,主要体现如下:(1)基本痊愈:经过用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对比,降低幅度≥90%;(2)显著进步:经过用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对于降低幅度≥46%,但<90%;(3)无变化:经过用药后,患者仍然无法达到基本痊愈或者显著进步的要求,病情与治疗前对比基本一致;(4)恶化:经过用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现增高的趋势。

1.6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录入SPSS30.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通过x±S表示,以t开展检验,数数据通过率(%)表示,以X2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中脑出血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基本特征,据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患者颅内血肿出现占位效应以及压迫脑组织后会导致脑实质出现原发性损伤症状,一旦颅脑内血肿出现产物分解之后,会导致继发性脑损伤以及脑水肿症状[4]。所以,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应该以快速清除脑血水肿以及脑内血肿作为主要原则,促进患者治疗预后得到有效改善。由于大部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缺少手术指征,无法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及时寻找针对性的措施促进颅内血肿症状得到快速清除,不仅能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还可促进治疗预后有效改善。脑出血在中医学中可纳入“出血性中风”的范围,在脑卒中疾病中占有10~30%的发病率,该疾病发生于过度劳累诱发、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血脉不利、经穴亏虚等因素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脑出血急性期中医应该以开窍醒脑、清热解毒、化痰消水、活血破瘀等作为基本原则。本文采用活血化瘀方进行治疗,主要是按照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机制,并综合疾病症候改变情况,联合活血化瘀法与醒脑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活血化瘀方的基本方药以莪术、生蒲黄、三七等为主,莪术能够起到祛瘀止痛的效果,在疼痛重症、血瘀等患者的治疗中有着极大的效果;蒲黄能够达到收敛止血活血的目的,据分析现代研究资料得知,蒲黄不但可以促进凝血功能明显增强,对于脑组织中生成脂质过氧化物的情况还可有效抑制,避免自由基繁殖的情况,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能明显提高,从而达到延缓脑组织以及保护脑细胞的目的。三七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的效果,对机体正气不会产生损伤,据分析现代药理资料得知,三七可以使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加快造血细胞增殖速度,促进脑血管有效扩张,对脑部供血有改善的作用[5]。以上三种药物联合用于方药中,可达到消积止痛、华与止血等效果。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较高,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用药治疗后,其Rankin评分、NIHSS评分等参数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与张红星,柯英利,武涛,贾颐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表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联合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损伤、致残率明显减少,具有有效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临床应用可行性较大。

参考文献:

[1]刘胜武,吴瑞.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08):189-191.

[2]高利.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641-3648.

[3]梁婧,丁良,王振华,唐明.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1):59-61.

[4]廖传明,刘艳萍,冷建春.中医治疗脑出血(出血中风)急性期研究现状[J].四川中医,2015,33(06):188-191.

[5]程爽,施慧芬.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5,37(05):78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