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娜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病案室30180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015年11月12日到2016年11月12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各50例,对比2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观察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效果

在临床急症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与体内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进而形成碳氧血红蛋白[2]。由于碳氧血红蛋白不具备运氧的能力。因此,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如若未得到有效抢救,可能会导致脑缺氧从而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3]。本文当中,对本院2015年11月12日到2016年11月12日期间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展开研究,寻求适宜的护理方案,见正文描述。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收集100例),所选时间属于2015年11月12日到2016年11月12日期间,将这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这2组,每50例为一组。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4、26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6岁,下限值10岁,年龄平均值(42.35±5.58)岁。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6、24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5岁,下限值11岁,年龄平均值(41.26±6.13)岁。

对比2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本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常规的药物护理等。

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本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4-6]:

①护理工作者应为本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因中毒发生突然,起病急,多数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护理工作者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做到语气亲切,动作轻柔,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安慰和开解患者,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焦虑的情绪。

②护理工作者应给予本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护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多数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在为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应注意防火、防油、防震。对进高压氧舱探视患者的家属,护理工作者应检查其是否携带易燃、易爆的物品,防止发生事故。

③护理工作者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按时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并加以记录。每小时对患者进行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况、面色、瞳孔等情况。同时,护理工作者应注意观察患者每日的出量及入量,并加以记录。

④护理工作者应给予本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护理工作者同时应给予患者康复锻炼指导,指导患者在卧床期间进行床上肌肉收缩锻炼,对于病情允许的患者,护理工作者可鼓励患者进行床边行走锻炼,为患者制定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计划。

1.3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情况。

(2)观察2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并用t值检验。在用SPSS22.0软件核对后,当2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2组对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对比性,P值<0.05。如表1:

3讨论

在临床急症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与体内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进而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碳氧血红蛋白不具备运氧的能力。因此,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如若未得到有效抢救,可能会导致脑缺氧从而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一氧化碳是一种具有毒性的气体,它具有无味、无色的特性[7]。本文对我院自2015年11月12日到2016年11月12日期间的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12±3.21)天,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则为(13.15±4.52)天。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为:心理活动(17.14±3.21)分、躯体功能(28.18±3.62)分、社会活动(12.35±4.18)分。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为:心理活动(13.32±2.28)分、躯体功能(20.32±2.53)分、社会活动(6.78±2.54)分。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意义(P<0.05)。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发现,早期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者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丁春苗.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4):867-868.

[2]赵焱.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1629-1629.

[3]孟晓红.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继发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2):153-154.

[4]赵忠秀.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作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2):592-592,593.

[5]魏云菲.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8):228-228,229.

[6]周秀娟.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作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1(10):120-120.

[7]高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15(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