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感染患者伤口细菌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创伤感染患者伤口细菌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调查研究

刁跃磷

江油市骨科医院检验科621715

摘要:目的:对创伤感染患者伤口细菌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0例外伤患者分泌物的细菌以及耐药性测定。结果: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阴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创口分离出的细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感染患者伤口感染细菌时药敏试验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创伤感染;细菌病原菌;耐药性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woundbacterialpathogensanddrugresistanceofwoundinfection,researchandanalysis.Methods:select560casesoftraumapatientsadmittedtoourhospitaldischargeofbacteriaanddrugresistance.Results:thepathogeninfectionofGram-negativebacteria,grampositivebacteria,gramnegativebacteriaEscherichiacoli,gramnegativecoccito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i,woundbacteriahavedifferentdegreesofresistance,andhasthecharacteristicsofmultidrugresistan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thewoundinfectioninpatientswithwoundinfectionfineTheresultsofsusceptibilitytestofbacteriatoalargeextentaffectedtheclinicaltreatmenteffect

[Keywords]traumaticinfection;bacterialpathogens;drugresistance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导致交通意外频发,外伤患者不断增多,创伤的发病原因也多种多样,患者一旦发生外伤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常易发生感染,患者一旦有感染的发生时常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临床上常通过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发生,但由于抗生素种类繁多且少数患者还存在过敏反应,当前大多数医院都存在着抗生素及激素的滥用情况极易导致院内感染,长时间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大量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医务工作者对于创伤疾病的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临床研究发现医务工作者通过掌握细菌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基本情况可以增加临床创伤的治愈率[2]。本次研究通过对560例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以对创伤感染患者伤口细菌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是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的,以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60例患者的伤口分泌物的细菌测定以及耐药性测定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患者198人,男性患者112人,女性患者86人;住院患者362人,其中男性患者189人,女性患者173人。其中重度损伤患者178例,中度损伤患者254例,轻度损伤患者125例。其中闭合性损伤患者268例,男性患者158例,女性患者110例;开放性损伤患者292例,男性患者134例,女性患者158例。颅脑损伤患者136例,胸腹损伤患者118例,四肢损伤患者96例,脊柱损伤患者59例,多发性损伤患者151例。年龄均为18~69岁,平均年龄37.89±6.38岁。

1.2方法

本次研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操作间、操作台、实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由同一医生收集创口细菌分泌物并检测,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里面的规章制度进行检测,采用珠海迪尔公司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本次实验耗材及实验试剂配套均为珠海迪尔公司生产提供[3]。应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严格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判定结果。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CTT2592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ATCC700603、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ATCC43300、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ATCC19615、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ACTT27562[4]。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不同部位创伤感染率分析

本次研究对象560例,其中创伤感染患者112例,创伤感染率为20.00%,门诊患者创伤感染23例,创伤感染率为11.62%;住院患者创伤感染89例,创伤感染率为24.59%;重度损伤患者创伤感染53例,创伤感染率29.78%;中度损伤患者创伤感染42例,创伤感染率16.54%;轻度损伤患者创伤感染17例,创伤感染率13.60%;闭合性损伤患者创伤感染49例,创伤感染率18.28%;开放性损伤患者创伤感染63例,创伤感染率21.5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创伤感染率具体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与日俱增,导致患者极易发生意外创伤。创伤感染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以创口的致病菌、周围的环境以及患者本身的健康情况为主,这三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创伤感染的发生率与创口愈合的速度,三大感染因素一旦不平衡将会降低疾病好转速度以及增加创口感染几率,其中尤以创口的致病菌为主,当致病菌数量增多且繁殖变异,周围环境适合细菌生长,且自身免疫力低下时创伤感染率就会急剧升高[5]。创口由于组织的大面积缺损或者出血、坏死极易发生感染将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及预后恢复情况,临床医务工作者使用大量抗生素及激素进行抗感染,严重破坏了机体自身的菌群,使大量菌群失调,加重了感染机率,导致机体发生内源性感染[6]。临床患者由于大量失血导致血液循环失调使自身免疫力严重下降,增加了机体感染率。临床研究发现,受伤越严重,创伤感染率越高;受伤程度越低,创伤感染率越低;如果伤口被细菌污染程度越重,则创伤感染率越高,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治愈成功率越低;伤口如未被细菌感染,则创伤感染率越低,患者住院时间越短,治愈成功率越高。临床上很多重大疾病都是由于外伤感染所引发的继发感染,如大多数的化脓性骨髓炎就是由于骨折等创伤引起的继发感染[7]。

临床治疗中由于伤口的轻重程度不同、感染方式有所不同、感染的地区也存在着差异性,受伤程度轻的患者创伤感染率明显低于受伤程度重的患者,而开放性伤口的感染率21.58%明显高于闭合性伤口的创伤感染率18.28%;胸腹损伤患者创伤感染率27.49%明显高于四肢损伤患者创伤感染率11.46%。这就需要我们在治疗的时候认真根据患者病情、患病部位、身体状况的不同为每一个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免错误使用无效的抗生素或使用自身过敏的抗生素,以免增加患者病程,延误患者病情,增大抗生素的滥用率,为每一个患者进行严格的细菌培养以及药敏实验,首先确定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细菌数量、以及细菌耐药性[8]。临床治疗发现随着患者治疗天数的增加,患者的致病菌种、致病数量也发生着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根据患者病情改变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等[9]。在临床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的同时也应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或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鱼肉、鸡蛋、牛奶以补充营养,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注意病房的通风,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10]。

综上所述,对于创伤感染患者我们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临床医生在治疗患者时根据自己临床经验的同时要做细菌培养以及药敏实验以确定所使用的抗生素,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赖剑波,姚志军,李健球等.严重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7):1094-1097.

[2]刘颖,张会英,吴俊等.587例手外伤感染患者伤口致病菌分布及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2):131-134.

[3]缪应业,谢国旗,刘新等.2009-2012年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585-587.

[4]赵晓蕾,邓洲铭,蔡林等.开放性植骨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兔感染性骨不连[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11):2524-2526.

[5]夏芳,闫青,周子航等.手外科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657-3658,3668.

[6]吴荣博,王明鑫,刘德昌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开放性损伤及感染伤口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6):632-634.

[7]孙聪慧,熊伟,王美媛等.大连地区60岁以上老年患者细菌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23-2424.

[8]南方,赖琛,奚廷斐,等.细菌纤维素与纳米银复合制备创伤敷料[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3):7023-7028.

[9]尹志改.开放性创伤并发气性坏疽患者的创面治疗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39-240.

[10]李长林.创面敷料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128-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