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献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理护理在献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胡颖

天津市血液中心300110

摘要: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在无偿献血的具体工作中,满足当前临床用血的需求下,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最大限度的心理护理,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性化服务,扩大无偿献血队伍。并且分析各种原因导致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及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心理的相互作用。在做好心理护理方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

关键词:无偿献血;心理护理;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1、献血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及特点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无偿献血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恐惧与紧张是第一次献血者最常见的,所以献血者的心理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关心。献血者担心献血后是否影响身体健康,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是否在献血过程中传染上其他疾病,若安全感受挫,就会感到恐惧,会引起精神紧张。

2、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

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有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环境因素、过度疲劳、睡眠不佳或身体不适、晕针晕血、不良语言刺激、疼痛和漏检[1]。献血者献血心理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多见于第一次献血者,第一次献血者对献血非常恐惧,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对献血知识和献血过程不够了解,献血者的心理恐惧不但影响献血者本人的状态,还会给其他献血者带来恐惧[2]。

2.1精神过度紧献血前张

一般健康成人每次献血200~400ml对身体无任何伤害,不会引起献血反应,但由于献血群体的文化层次、背景经历、性别、年龄参差不齐,生理及心理状态差别很大,造成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3]。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是献血者自身精神因素[4],多发生在初次献血者,因为首次献血者对献血知识和对血液中心工作不够了解,有惧怕心理,从而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献血反应。

2.2献血者晕针晕血的心理影响

献血者对针头和血袋的恐惧、焦虑心理,使大脑皮层运动中枢血管神经兴奋,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其血管平滑肌上的神经受体结合,使血管扩张,引起外周阻力降低,动脉血压突然下降[5],导致献血反应的发生。

2.3献血者对于工作人员态度欠佳造成的情绪不稳定

不当的献血服务语言不仅不能抚慰献血者焦虑不安的心情,还会令其产生怀疑或厌恶的消极心理,不利于献血服务的顺利进行[6]。

2.4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时引起的连锁反应

献血过程中,当其他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时,可加重某些易紧张献血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导致内脏反应,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继而出现称之为“连锁反应”的献血反应[7]。

3、献血不良反应心理诱因的护理对策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因素的影响,帮助献血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8]。形式分为有意识心理护理和无意识心理护理。前者指采血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合理的解释、善意而真诚的抚慰、有意的暗示、确切的保证等)实现对出现献血反应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后者指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采血护士的一切言谈举止对献血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4、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心理的相互作用

采血护士有责任和义务为献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采血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有意识地影响献血者的感受和认识,实现对献血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应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如在献血过程中选择与献血者身份相适应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友善的微笑、关切的问候、鼓励性和积极暗示性的语言均可给予献血者以心理支持,掌握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适应的心理护理,使献血者处于最佳心神状态[9],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献血者也要积极配合,实现自己的心理调控和心理支持,消除思想顾虑,获得安全感、信赖感。把献血者的心理和采血护士的心理调整到最佳,才能减少献血过程的不良反应。采血护士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他们精湛的技术让每个献血者都把鲜血当成一种享受,让每个献血者还会再次献血,再次享受献血。

综上所诉,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即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来解决才学工程中的心理问题。将护理心理学应用于无偿献血工作中,使采血者和献血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献血者信任采血者,护理人员掌握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特征,从而采取相适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使献血者处于最佳心身状态,相互之间的关系融洽;采血者成为献血者的知心朋友,从而带动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全面提高血液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患者服务。当前心理护理已广泛用于临床,并成为一种精细的护理艺术,我们每位医护人员都应充分掌握献血者献血前的心理状态,适时运用心理医学知识接触他们对献血产生的恐惧和顾虑,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愉快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奉献自己的爱心[10]。

参考文献:

[1]姜述华,王丽娟,马雪芹,等.1003例献血反应原因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1,14(1):47-48作者单位:102400北京,北京市顺义区献血站

[2]李丽,献血者献血心理因素分析与献血时不良反应的原因的预防与护理.中国医学指南,2011,23

[3]牟文君,心理护理在鲜血过程全程中的应用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7

[4]蒙学文,无偿献血者晕针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24):61.

[5]黄如欣,等.中华输血医学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8,103.

[6]卢小莲,浅谈护理美学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02

[7]禚瑞杰,献血者心理护理在无偿鲜血中的中药作用.当代护理,2008,24

[8]李玉芹,心理护理在减少献血反应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2009,24

[9]赵廷秀,护理心理学在无偿鲜血中的作用[J].亚太传统医学,2007,10(3):84-85

[10]刘金娜,丁海英,袁远,迟文忠,王彦梅,浅谈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9):82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