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邵义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邵义娟

邵义娟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301500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施行循证护理的办法,观察临床的应用效果,以此为依据优化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中40例划分为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另外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与观察组两相比较护理的临床效果,依据患者的反馈为护理打分,评测两种护理的优劣。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观察,护理的总结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总体比对照组更佳,观察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观察组通过循证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且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更少,临床的显效速度较快。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对应性的护理,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数据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的心心肌梗死也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由于发病时其症状不够典型,时常发生漏诊、误诊的情况,老年人思维认知及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准确描述症状,对疼痛的感知能力也很差,导致就诊晚。这都会对治疗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发病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需求进行对症下药,且临床的护理应同步化采取循证的方案,保障患者基于自身的病情上得到循序的改善,本文将针对80例观察对象进行分析,采用数据处理的形式对照循证护理与常规化护理的临床应用,现将观察情况汇总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中40例划分为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平均年龄分布于58~81岁,平均年龄为(67.52±2.53)岁。另外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平均年龄分布于59~76岁,平均年龄为(65.43±4.56)岁。与观察组两相比较护理的临床效果,依据患者的反馈为护理打分,评测两种护理的优劣。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在等同的药物治疗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增设循证护理,具体的操作如下:

了解患者发病的情况并记录在册,每天定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的心理压力采取疏导的方式,根据患者的喜好摸索交流方式,将患者的身体素质、性别年龄、以往病史等做系统的梳理,与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会议分析,针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常规化生命指标24小时轮班监视等。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为组间数据检验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护理前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为4例,共占比10%;对照组的并发症共有12例,共占比30%;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所缩短,详见表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结论

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护理过程中,能够人性化的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获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2,循证护理可根据患者本身的情况出发,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的特殊情况与需求,患者在护理前后对于整体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从侧面提升了医院的形象,且患者的恢复状态趋于平稳化,本次研究共计收集我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从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中,不难发现,循证护理基于常规化的护理上,对患者的各个方面健康指标均能达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总体的满意程度高达97.5%,是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施行的护理最佳方案。

综上所述,临床发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可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临床的护理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琼.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50):92-93.

[2]边静.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