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谢芳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34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筛选2016年10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患者114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前期入院收治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为后期收治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结果:常规组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19.31%,较比研究组5.26%的发生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评价满意度达到94.74%,较比常规组84.21%的满意评价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精神科;护理管理;效果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工作等压力造成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精神障碍疾病对患者自身安全,家庭的稳定性等都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接受治疗的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容易发生危险事件,常规临床护理,实施优质护理工作主要包括治疗,生活方面的护理工作进行开展,对于风险管理方面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而风险管理的实施有效的弥补此方面的护理问题[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筛选2016年10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患者114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成两组,现将资料整理并作如下。

1临床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筛选2016年10月份-2018年4月份收治的精神科患者114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成两组,每组57例,常规组男性占32例,女性占25例;年龄分布22岁到71岁,中位(52.19±3.63)岁。研究组男性占33例,女性占24例;年龄分布20岁到70岁,中位(53.05±3.17)岁。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前期入院收治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为后期收治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完善制度、加强培训

相关工作完善工作制度,责任细分化,并将相应的制度印制成册,保证护理人员人手一份。重视对护理人员风险相关管理的内容学习,发放护理指导书进行学习;同时制定风险管理预案,学习精神科疾病体征、症状及评估方法;并定期安排专家讲座,进行护理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形成老带新,经验丰富带新手等传帮带的形式,加强护理的力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

1.2.2风险事件管理

首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等进行详细的评估;风险管理工作贯彻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对患者每个治疗阶段情况与医生积极沟通,对护理的重点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存在妄想、幻觉的患者,由于容易受妄想内容支配,发生过激行为,需做好防范工作;对于心理负罪感,缺乏自信心的恢复阶段患者,容易出现擅自离院,自杀自伤等极端行为,护理人员加强看护,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患者的床边应安装护栏,同时护栏应采用厚棉布进行包裹,避免磕碰;将尖锐物品,热水等远离患者;患者房间的座椅进行固定;地面保证干燥整洁,避免出现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重视患者的用药情况,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患者送服药物并确认患者服下,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摄取充足。将存在风险因素较多的患者安置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精神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每天交接班人员需做好风险档案的记录与交接工作,确保交接班工作不出现纰漏。

1.3临床指标观察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体现,χ2检验;统计学软件带入SPSS21.0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19.31%,较比研究组5.26%的发生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3讨论

精神科收治的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是由于神经系统异常出现的心理、行为异常的的疾病;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生对患者自身生活自理,自身安全,家庭稳定性,社会的安定等都造成严重影响[2]。临床接受治疗的患者由于认知、心理等变化,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及他人的安全,以及护患之间的关系等都有影响,所以治疗的同时,对风险事件预防护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原则便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在保证护理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护理风险因素,进而提高治疗效率与治疗效果[3-4]。本次研究中通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管理预案,以预见性护理为基础,针对不同病情患者的护理重点提前进行评估及预判,力求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钱有为,郑俊.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3,24(16):1753-1754.

[2]邢善,张勇,孙素珍,等.探讨分析精神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0(13):752-754.

[3]郑益娇.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6,11(09):134-135.

[4]叶晓娟.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成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8):182-183.